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宽带不“宽”谁来监管

时间:2023-03-20 12:10:52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8月11日报道住宅宽带运营商控制的“最后一公里”是“宽带不宽”的症结所在。宽带服务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在消费者遇到“亏欠”时,也应该得到补偿。有关部门要研究确定监管措施,明确法律依据,做好对住宅宽带运营商的监管。按照工信部的算法,下载速率应该是合同速率除以8再乘以0.9。以运营商宣称的10M宽带为例,实际下载速率必须达到1.125M以上才算合格。上述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仅有北京联通和北京电信超过该标准,北京移动处于标准边缘以下,歌华有线【1.50%资研报告】、宽带、长城宽带远低于该标准。北京市丰台区角门东里居民张宇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他在今年年初安装了50M的宽带,有时很卡。”记者看到,根据测速软件不同时间段的测速结果,张宇家宽带的实际下载速度约为498K到1M,而按照上述标准,50M宽带的下载速度应该达到5.625M据业内人士介绍,一线运营商的宽带下载速度基本可以达标,达不到标准的通常是二三线运营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认为,这涉及独占与共享的区别。使用一线运营商的宽带就相当于独享一根光纤,二三线运营商都是基础运营商的。集中购买或租赁手中一定数量的宽带,再转售给社区居民。原本独享的宽带被多个用户分配后变成了共享宽带,网速不得达到标称速率。这也是大部分用户反映网速不稳定的原因。住宅宽带运营商控制的“最后一公里”是症结所在。飞象网络CEO、中国通信行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指出,城市小区物业与网络运营商的“结盟”,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垄断,宽带网络成为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许多住宅社区由子运营商控制。因此,在固定带宽下,运营商会尽可能容纳更多的宽带用户,造成“带宽不宽”的现象。价格问题也影响着用户接入宽带时对小区宽带运营商的选择。张宇告诉记者,他安装的50M宽带是宽带的产品,包年价格为1180元。与此相比,记者在北京联通官网看到,北京联通50M宽带产品年套餐价格为2680元。两者相比,消费者的选择不言而喻。业内人士建议,用户在安装宽带时不要只看表面数据,更应该树立“共享”和“独享”的观念。随着社区用户数量的增加,费率会下降并变得不稳定。同时,宽带运营商应透明、客观地介绍业务,向消费者明确说明影响宽带速度的因素,确保广告不误导消费者。宽带服务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在消费者遇到“亏欠”时,也应该得到补偿。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联通是唯一一家对费率故障进行赔付的公司。如何定义“短斤短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此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2.22%]、中国移动[0.00%]、中国联通[0.86%基金研报]等单位,以及等互联网公司联合制定《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标准,用户可以使用宽带测速软件检测真实接入速率。如果您发现测速结果与合同约定的带宽速率有明显差异,您可以通过电话向当地工商、电信部门反映。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市面上很多测速软件也存在自身问题,导致测速软件的结果不具有可信度。同时,对于如何处理举报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标准尚不明确,监管仍在摸索中。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联合研究确定监管措施,明确法律依据,对三大运营商以外的住宅宽带运营商进行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