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联通技术人员被指倒卖信息联通第一时间回应。昨日(1月24日),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联通)重庆分公司综合事务部总经理罗庆贤主动联系记者《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重庆江北12.5工程”抓获的何某并非重庆联通公司员工,其真实身份为重庆联通某公司派驻技术人员,其犯罪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与重庆联通无关与重庆联通合作,不存在与联通员工内外勾结的问题。这是继1月19日中国好声音《新闻纵横》栏目报道“联通技术人员倒卖个人信息1万元/条”后,重庆联通首次正面表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1月进行了追踪报道23.回应。“这件事,我们是躺着被枪杀的。”昨日(24日),罗清贤告诉记者。随后,记者拨通了罗庆贤提供的“重庆江北12.5工程”调查员谢林坤的电话求证。谢林坤还表示,涉案人员并非重庆联通员工,此前的报道是他接受采访时媒体的误读。重庆联通发来的说明还显示,涉案人员并非通过正常工作流程进入系统,而是利用做技术支持工作的机会,非法侵入系统,窃取特定用户的短信内容。.事实上,对于在了解公民个人信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的电信运营商而言,用户个人信息能否得到保护一直备受关注。“用户短信内容极其机密,在整个重庆联通,只有一名短信平台维护人员有权限进入系统查看用户短信,这名平台维护人员的行为也会受到监督。当他问到哪里了吗?”用户信息已记录在系统中,记录无法删除,维护人员必须获得具有调查权限的国家机构的书面授权才能行使职权,否则,其行为也是违法的。”洛轻弦说道。据重庆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12.5”工程的新闻稿,上述涉案人员倒卖的用户信息中,用户发送的短信内容在其中。由于只有重庆联通一名员工有权查看短信内容,上述涉案人员如何倒卖特定用户的短信?洛清闲对此回应称,“窃取用户信息,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接触到系统设备,二是技术娴熟”,而当事人恰好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状况。但不可忽视的是,涉案人员能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系统获取特定用户的短信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联通的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对此,洛轻弦道:“也可以这么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有相应的内部保护机制,但其约束力基本停留在道德层面,运营商与设备提供商之间对用户信息保护的约束也是基于职业道德。“目前,运营商的员工在入职前都会签订保密协议,并设置相关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但对于没有道德底线的个别员工来说,保密协议其实只是一张白纸一张纸。”国内某大型通信服务商驻重庆公司的一位中层人士表示。此外,在运营商层层代理的销售服务系统中,个人信息泄露的机会也很多。“很多运营商的代理会保存一份用户的个人信息以牟利,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上述通信服务商重庆公司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