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集体推出“算力网”,联通迈出“算网融合”四步。重要的是公布各自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国电信再次强调“云网融合”作为智能综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核心特征的重要性;中台共建新信息基础设施;中国联通发布新定位新战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网络强国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先行者。未来将围绕“大连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个方向共同描绘蓝图。不难发现,这是否是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运营商转型,或成为强网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石”,算力网络这个热词被反复提及,而从未来三大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算力网络”的重要性是解读中也着重指出,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数字时代的需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计算电力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生产力,将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发展水平的社会智能。网络作为连接用户、数据和服务的大动脉,与算力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融合共生成为趋势。因此,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空间、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综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信息“大动脉”势在必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政策导向。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文《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络,正式将算力网络纳入国家电网建设。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体系。三是算力是下一个增长点,三大运营商自然要全力布局。据中国信通院测算:从投入产出看,2020年我国计算力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直接拉动经济产出1.7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值6.3万亿元。在中国每投入1元,平均可拉动3-4元的经济产出。因此,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运营商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尽一份力。三大运营商在算力网络上提出了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不过,虽然都是算力,但三大运营商的发展各有侧重。中国移动将算力网络建设分为近中期和中长期,并明确分为三个步骤实现目标。中国移动还发布了《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将算力网络的愿景描述为“像水电一样,一次接入、即时使用的社会级服务,最终实现网络无处不在、算力无处不在、算力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智力。””。中国电信算力网络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将边缘计算、云计算等多层次算力节点与网络相结合,实现云网融合下的资源供给,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运营保障,中国联通的目标是将算力网络打造成为数字经济的“第一算力引擎”,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作为中国联通CUBE-Net3的重点方向之一.0,中国联通提出的“极致、灵活、智能、简单”的算力网络已经在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四省市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也使中国联通算力网络发展先行一步就在12月6日,中国联通举办了“算力网络白皮书发布两周年暨第一届A产业技术联盟实践成果大会一周年”,展示了中国联通在算力网络方面的实践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说起来,中国联通是国内最早提出算力网名称的运营商。早在2019年6月的网络5.0峰会上,中国联通就首次提出“计算网络体现网络新价值”的概念。如何开展计算网络建设,成为中国联通未来发展的重点。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兖州表示,中国联通将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计算-网络协同编排能力和计算-网络能力打包建设,加快构建云-网-边一体化的能力开放调度体系;二是优化布局,形成“5+4+31+X”数据中心新格局。三是建设全光网络基地,完善面向用户和算力双核的公共互联网、支持多云生态的产业互联网、面向边缘算力接入的本地综合承载网。四是继续推动网络技术演进,加快SRv6等IPv6+创新技术应用部署,开发计算与网络融合的创新服务产品,形成差异化的算力网络产品优势。可以看出,在算力网络建设方面,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国内运营商更加务实、勇于实践。但作为云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算力网络技术在研发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在发展和探索中。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联合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加大研发力度,形成产业合力,将是算力网络成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