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远在南极”,大企鹅也感受到了这个冬天的寒意——继百度暂停社交招聘后,腾讯被传停止“外包”招聘昨夜。疑似腾讯内部员工发布内部邮件显示,“总办会议刚刚结束,特紧急通知大家:即日(10月20日)起,公司所有外包招聘被停职。”“今天办公厅将批复15年的人力预算,要求公司严格控制人力,不允许外包增加,存量要尽量减少。”,并提到这次严格控制人手的原因,“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正在进入低谷。”虎嗅向腾讯求证这封内部信的真实性,截至发稿,腾讯方面尚未做出回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比阿里校招和百度社招,腾讯此次“冻结”的是外包招聘,据悉,腾讯员工大致由正式员工+外部员工+外包员工构成。有知乎网友对后两种员工的解释是:外包员工不是腾讯员工,是和外包公司签合同,和外包公司协商工资和年终奖。外包不等于外包,外包是一半腾讯的人。合同是跟人力资源公司签的,不是跟腾讯签的。但是,你的权限和福利它与正式员工相似。最大的区别是各种奖金。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腾讯逐渐开始将外部员工转为外包员工,并搬迁办公地点,主要专注于边缘和劳动密集型业务。由于外包人员数量少,技术要求不高,暂停外包招聘不会产生太大影响。BAT中,阿里巴巴最先开始减员。早在9月,阿里巴巴就宣布“因集团人才战略调整,阿里巴巴2016年校招名额将减少,各岗位将实行更严格的‘择优录用’标准。”对于减额,有媒体报道称是从3000人减至400人,但阿里官方否认了这一数字。然后,昨天,百度被证实停止社交招聘,伴随而来的还有“裁员”的传闻。百度终止招聘的内部邮件显示,“即日起停止招聘。对于极少数有特殊需求的人,需要得到我和罗宾(李彦宏)的特别同意,才能招聘。””除了停止社招外,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虎嗅,此次涉及裁员,薪酬方案并不“仁慈”。还是传闻BAT巨头减招裁员?冬天真的要来了吗?关于这个问题,今天《***财经日报》记者刘佳写了一篇名为《百度阿里缩减招聘:寒冬来了么?》的报道,其中引用了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熊刚和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红庆的话,有不同看法,熊刚认为,经济处于寒冬期,但资本寒冬周期会缩短。到明年年初,是一个寒冬,但寒冬会持续多久还很难预测。在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熊钢看来,中国实体经济正处于放缓的过程中做wn作为一个整体。着力收紧资本准入和投资输出。“一般投资者的投资逻辑是,他们更愿意在经济景气或经济准备启动时募集资金和投资。这个时候,募集资金的数量和属性都会发生变化。”同时,融资吃紧也影响投资出口。“现在接单的人少了,价格也受到影响,退出渠道变窄,难度也在加大。”熊钢说。但乐观的一面是,“互联网技术加速传播,未来资本寒冬周期将缩短。””大辰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认为,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到来。在资本市场疯狂的时候,很多机构只投入了40%左右的资金。投资,这部分在投资完成后就没有了,尤其是对于普通的小机构来说,从二级市场到一级市场的传导周期一般是6到9个月,也就是说,真正的深冬会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它很难预测这一轮寒冬会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