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专访腾讯侯晓楠:BAT不是三座大山,而是三座金山

时间:2023-03-18 23:50:42 科技观察

马太效应“中国没有开放平台,除了腾讯。”一位拥有近10年发展经验的创业者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位开发者赶上了2008年人人网引爆的第一波开放平台热潮,但一开始只是出于兴趣实践,并没有赚钱的概念。开放平台当时不成熟的环境也让“赚不到钱”。直到加入腾讯平台,他才重新燃起了创业的热情。两年白手起家,十几个平台项目所赚取的收入,已经足够在不投入的情况下养活一个40多人的团队。客观来说,好运为这个故事加分不少。数据会说话——以腾讯开放平台公布的公开信息为例,目前已有85万注册开发者和40万注册应用(截至2013年4月统计),但并非都同样接近成功。积累了早期用户的开发者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实现应用认知。否则,项目挂掉很正常。马太效应的存在,让有资源的人更容易做得更好。草根小开发商更难。国内BAT在开放平台上的努力还处于探索阶段。既然腾讯高调制定并公布了“马八条”的平台开放战略,如何支持,避免马太效应,支持的方向是什么,最关心的还是开发者。钛媒体近日采访了腾讯开放平台总经理侯晓楠。部分采访摘录如下:支持,从游戏规则做起。侯晓南表示,腾讯一直将开放平台作为一个示范体系。那么,在整个演示系统中,如何为不同层次的开发者制定合理的规则呢?具有引导作用的是腾讯开放平台的“分级制度”。记者:腾讯开放平台有哪些优势?评分系统的详情是什么?侯晓楠:开放有三个基础。第一是用户,第二是更好的规则,第三是强大的变现能力。腾讯在这三点上是比较有能力的。与其他平台相比,有些平台可能未必三点都兼顾。有的平台流量比较大,但变现能力未必能完全发挥,有的平台变现能力强,但它的流量相对较小。而且我们的流量不仅仅是入站流量,主要集中在社交网关上。用户和好友之间的交流,流量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与其他平台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在评分系统方面,它正在为平台上超过800,000名开发者评分。其中,许多最小的开发人员是个人或学生;而对于最大的开发商来说,他们的公司规模可能超过一千家。开发人员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此外,还存在一些地域差距和经验差异。我们的分级策略会根据开发者在我们平台上的收入,以及他的应用的用户活跃度和用户数量来衡量他在我们整个开放平台上的水平。对于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开发者,我们会有一些更侧重的优先使用一些API,包括做一些相关的服务,可能会有一些优先策略。现在我们就是这样。记者:你们如何支持中小开发商?侯晓南:目前我们需要扶持一些更多的中小开发者伙伴,包括一些新的创业伙伴,因为其实很多创业团队,比如几十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遇到——upstage不管是租金,还是体验,还是各种CT渠道,在各种规则上,都会偏向于中小创业者。在分成比例方面,也制定了有利于中小开发商的规则。比如月收入低于10万元的项目,全部给开发商;对于月收入在10万至100万元的项目,70%将分配给开发商。就是在开发者收入比较少的时候,尽可能支持开发者。我们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其实是针对很多中小开发者的。包括《创业公开课》这样的训练营活动,也是希望创业公司在刚有idea,或者产品初期的时候,邀请不同的导师,给创业者提供相关的指导。腾讯希望通过《创业公开课》的形式打造创业者早期训练营,引入场内场外互动。当然,在现在的开放平台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其实是并存的。未来,我们将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而且,更多的支持非游戏类应用(电子商务和娱乐类应用的福音)。因为游戏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非游戏不是很清楚。然而,这些应用程序的需求量很大。像“车托帮”这样的微信路况查询项目(刚刚获得投资的微信创业项目),我们提供了很多盈利手段。例如,我们可以有一个广告网络。可能app本身不收费,但是流量很大。我们可以使用广告网络通过广告从您的流量中获利。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在维护一个系统,保持它的平衡,而不是成为马太效应。这是我们正在努力改进的。开发者需要移动端,平台的重心也会转移到移动端。记者:在采访一些开发者时,我们发现开发者对平台本身并不满意,他们面临着PC市场和移动端市场的选择。在某种情况下,我也希望能够独立开发一款手机APP。这种情况下,腾讯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吗?侯晓南: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腾讯的优势不仅在于有大量的PC端平台,还有大量的移动端产品,比如微信、手机Q、手机Q空间.微信是一个纯粹的手机产品,尤其是这两个产品,是一个真正与手机连接的跨平台产品,所以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打通一个跨平台的开放平台,我们有一个应用,它可能有aPC版也可以有手机版,所以无论用户是在手机端还是PC端,其用户体验是一致的,用户数据也是一致的。我们的判断是,未来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用手机代替PC。事实上,未来将是一个多屏的世界。会有很多屏幕,包括电视屏幕、电脑屏幕、iPad、手机。这个应用未来能不能多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腾讯可以帮你解决多屏问题,这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包括我们现在在做的PCPush,未来可以让用户方便的切换使用场景。比如用户在PC端看到一个应用,可以离线推送到手机上,因为手机在线的时候,可以直接收到消息,下载安装应用。互联网上大量的用户,还有我们PC上的应用场景,都可以转化到手机上。记者:微信是一个特殊的平台。从战略上看,微信是相对独立的,还是都连在一起的?侯晓楠:我们的开放平台其实是整个公司的一个大战略。PC方面,早就开放了。包括我们的QQ、Q空间、优优、QQ游戏。对我们来说,微信之前是一个孵化产品,因为它在广州(腾讯广州研究院)。目前比较独立。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有一个像Open.qq.com这样的官方网站,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官方总入口。因为腾讯部门的业务很多,所以我们开发者面临一个比较迷茫的问题。我们想做一个项目,但不知道该找谁。未来,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入口。其实说到门户,我们会有自己的模块,可能会有不同的团队来支持。比如QQ、Q空间可能是我们团队支持的,微信可能是微信团队支持的,QQ游戏是QQ游戏支持的。我们的胸怀很大。所以腾讯是一个大战略,具体的平台可能会有相对不同的团队来支持。在时间表上,我们去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从2012年开始,腾讯内部不同平台开始“打通”,这个过程的逐步完成还需要时间。创业大赛“不是才艺表演”,更欢迎流动项目。以上面的“车托帮”为例。本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微信移动端项目,即一个“很简单”的微信流量平台。项目投资方曾对钛媒体表示,他们非常看好微信提供的本地化生活服务。有投资人认为,“微信能带来的是生活,品牌的细节,越细微的需求,我觉得越有意义。”腾讯未来的开放战略也偏向移动端项目。几个月来,侯晓楠竭力在不同场合向媒体宣传腾讯今年筹备的互联网创业大赛。他表示,本次比赛将鼓励更多的移动应用加入。举办比赛本身就是为腾讯这个大公司树立标杆的一种方式。侯晓南表示,对于中小开发商来说,比赛的奖金多以资源的形式兑现。记者:变现的资源包括哪些形式?侯晓南:就像我们所做的,一开始会给中小开发者一定数量的云服务和一定价值的广告服务。不用考虑租机房、买带宽、买机器。腾讯强调“随身携带”的概念,即有产品,直接注入程序即可。我直接给你开一个大空间,把产品放上去,这是一个部署问题。另外,我们的流量是变现的,广告是我们的商业模块,但是我们会给早期开发者一些免费试用的额度。这样,他就可以用这部分钱来投放广告,把这笔钱做成项目立项的资金。记者: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开发商在PC端创造了品牌。但在“翅膀硬了”之后,我也看准了趋势,想自己部署一个独立的手机APP,但在体验和推广上都是白手起家。腾讯会有什么样的支持?侯晓楠:其实是不是有独立的东西,这个可能需要创业者有一个平衡。其实就目前的手机而言。我们可以支持的是从PC复制到终端的能力。可以直接从PC上拷贝到手机上,而手机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CPU,可以拷贝到桌面上,因为PC跟手机有点不同,PC可能在我的QQ或者Q空间的框架。说到手机,其实每个应用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APP存在的,实际上是走到用户的桌面上去的,所以不用担心品牌问题。只要有用户,用户就一定会了解它的品牌。记者:选秀节目是现在的趋势,选秀节目的机制一直被观众诟病。为什么腾讯要把“创业”这件事搞成一场才艺大赛?侯晓南:其实我们并没有把它定位为选秀节目,我们还是希望把它变成一个节目,可以叫做“创业真人秀”。在2012年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感人的创业故事。比如很多创业者身患重病,为了实现创业梦想,甚至还省下了一些医药费;也有很多大学生想创业,但是大学毕业后,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他的同学和兄弟互相扶持,咬咬牙不考虑工作直接去创业,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做开放平台的这两三年,跟创业团队有过亲身打交道,感触很深。很多小团队,从草根创业,逐渐发展到四五百人。每个团队,每个80后创业者,甚至90后创业新兵的成长,我们都可以亲眼看到。里面有很多正能量和励志的东西,很有价值。如果有这样一个节目,可以把这些东西呈现给更多的人,那么不仅对腾讯,对整个中国互联网,包括中国的创业,都会有很大的正能量。这个初衷是为了让我们的创业精神,整个比赛最终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呈现给大家。另外,电视节目的观众毕竟更受欢迎。现实中,对于普通人来说,创业感觉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包括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也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感受到互联网无处不在,人人都在使用微信。能有什么惊喜?第二,创业离你并不遥远。可能是一件小事,就可以创业了。还有,我们是不是希望通过节目让大众了解什么是天使投资,什么是风险投资?自己创业的流程是怎样的?总之,主要是这样一个举动,通过它来掀起一股全民创业的风潮和影响力。BAT不是三座大山,而是三座金山记者:现在国内的创业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创业者头上顶着三座BAT大山,腾讯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创业者认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被巨头收购。你怎么看这个说法?侯晓楠:我觉得站在腾讯的角度,三年前我们是一个开放平台,现在我们拨了3亿元。其实这不应该算作三座大山,而是三座金山。至少腾讯是一座金山,应该有一个很客观的方式给创业者,无论是流量还是收入。趋势大家都很清楚。以后大公司还是平台多一些。因为一个企业其实很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会越来越细分。那么,在很多专业领域,有很多非常小的团队。他们的创意其实很好,体验也很好。他们往往缺少的是平台、用户、流量等资源。大公司的发展可以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让小公司或者小团队在里面快速成长。腾讯见过很多样板公司,从10人到100人,再到500人,都实现了快速成长,甚至有些公司还在准备上市。至少,让更多的人相信,创业可以是一个值得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更关注的是如何营造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公平公正,让大企业家做的更好,甚至上市,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让中小开发者快速走上创业之路,逐步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