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此举立即得到了大批程序员的响应。一时间,各界议论纷至沓来,“996”相关话题成为舆论焦点,“996”问题的争论和讨论也愈演愈烈。“能够做到996是一件幸事。”马云对996加班文化的回应引发广泛讨论。随后,马云再次通过微博表示:“任何公司都不应该也不能强迫员工996”“我不会为996辩护,而是向奋斗者致敬!”但他也说,“年轻人应该明白,幸福来自努力。”!对此,一些大佬表达了相反的意见。近日,在360的媒体沟通会上,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再次引发了关于“996工作制”的新热议。周鸿祎谈到“996工作制”时说,“在座谁能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我就叫他叔叔。”此外,周鸿祎还表示,工资在中国可以智能解决生活问题,买房需要入股,不能指望996。高管辛苦了,996多了。现在有了钱,财务自由了,就选择移民,甚至是其他比较清闲的工作。生活的重心已经从工作家庭转移了。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从法律上讲,企业实行996工作制是违法的。百度李彦宏曾提出自己的愿景:人工智能与工业转速相当解决方案,许多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让人们每周只工作4天。李彦宏在《智能革命》一书中预言,人工智能将吹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号角。随着研发成果的出现和商业应用的落地,这一预测似乎正在得到印证。今天,虽然我们对人工智能还有巨大的探索和适应空间,但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已经开始推动各行各业的产业进步和效率。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李彦宏所描述的AI技术届时可以消灭996,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工作问题。霍金还说,如果人类的进化速度永远赶不上科技的进化速度,那么科技很可能会产生自我意识,它们可能会取代人类。霍金还说,如果我们要加上一个期限,那么这大约是100年。毕竟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应用在高度重复的工作内容上。如果结合互联网行业来看,确实很多工作更加多元化,短时间内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从长远来看,风险依然存在。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发展,未来很多职业的工作范围一定会被人工智能覆盖。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行业的热门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涉及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网络化、智能化)的推进,也关系到互联网行业能否在工业互联网阶段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因此,人工智能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共同诉求。目前,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众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也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的研发和普及,一些中学和大学教育也逐渐推出。因此,未来人工智能很可能会改善一些企业的“996”工作制,减轻职场压力,但这不仅仅意味着减少他们的工作时间,还可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生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