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00多家光缆生产企业,但大多不具备拉制光纤的能力。外包光纤。光缆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光纤成本。当然,光缆的其他成本还有塑料保护套、防水层、塑料护套、钢丝等承重导体。由于光纤占光缆的主要成本,所以很多大厂家都有自己的光纤拉丝设备,对外销售光纤。2014年,全球有56家具备光纤拉制能力的工厂,其中25家在中国。2009年,全球有能力生产光纤的工厂有44家,中国只有13家。因此,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新建了12家光纤生产厂,而其他国家则没有新建光纤生产能力。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在扩大产能方面的巨大投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光纤生产厂的规模,其中有几家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我国光纤拉制能力达到2.44亿芯公里,占全球4.68亿芯公里的52%。2014年全球光纤需求为3.16亿芯公里。所以如果中国的产能满负荷运转的话,可以供应全球77%的需求。事实上,2014年中国光纤产量为1.73亿芯公里,占全球的55%。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开出所有生产线,但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出口国。2014年我国光缆出口量达到2000万芯公里,光缆国内销售量达到1.53亿芯公里。强劲的出口表明,中国产品在东南亚、非洲等一些重点出口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能否进一步提高光纤产能利用率,增加出口市场份额。结语中国光缆制造商已投入大量产能,包括光纤拉丝能力和CV连续硫化线。对于高压电缆和光纤,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这些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运行。对于特高压地下电缆来说,巨额投资似乎难以收回。未来几年,中国仍将保持旺盛的电缆需求,但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如果提高产能利用率,电缆制造商应将重点从扩大产能转移到回收投资成本。更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增加出口量。在过去的2-3年里,几家大型电缆制造商已经成功地提高了在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并且他们还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提高出口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