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区块链政策,从2019年国家将区块链定义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区块链定义纳入新基建范畴,进而在“十四五”规划中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一系列政策为区块链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导信号,是区块链技术从项目试点走向商业推广的助推器。经过几年探索,中国区块链市场已初具规模。根据IDC数据,2019年全球区块链市场支出为26.59亿美元,其中中国区块链市场占比10.7%,达到2.84亿美元的水平,成为全球区块链支出第二大主体。放眼全球,各国区块链发展趋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尚未出现垄断技术或商业应用。从网络、分布式存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到支付、金融、政务、溯源、能源等场景落地项目,再到提供上层咨询服务,中国区块链市场初步形成;互联网公司、区块链区块链初创企业和传统领域的企业都是市场的主体。目前,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登记的区块链有1000多个。活跃的技术厂商从技术突破、商业模式、行业积累等多个维度共同推进区块链。开发过程;在技??术方面,我国区块链专利居世界前列,未来也将从百花齐放走向互联互通、多方协同。IDC预测,凭借中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和人口红利,区块链市场将实现5年复合增长率51.7%。“十四五”规划再添动力,政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块链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区块链在产业中的重要性数字经济产业升级壮大。此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地方政府出台了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或规划,大力发展区块链科技园区,引导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人才储备等成为目标。两会期间,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区块链纳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细化发展目标,助力产业走上快车道。纲领性文件的重新强调势必会推动这一进程。利好政策有望带动更多行业标准建设,促进监管机制完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网络模型等核心技术需要实现规范或安全需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政务、跨境贸易、溯源等场景的应用,需要行业标准框架,更需要监管,才能良性发展。不按规矩做方子是做不成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可以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成熟,促进场景落地,有利于形成新的信任体系,打通更多流通环节,为企业降本增效或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区块链绝不是单一的碎片化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融合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云端的区块链即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设备的溯源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区块链隐私计算解决方案,都是技术融合的体现。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其他重点产业相互促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IDC中国新兴技术研究部高级市场分析师洪婉婷表示,总体而言,与其他技术领域相比,区块链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细化的政策引导、逐步落地的行业标准、互联互通的技术架构、更加成熟的商业化生产项目、不断壮大的区块链联盟组织,都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长期推动力。IDC认为,在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区块链将在信任和流通方面发挥更全面的作用,技术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