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移动支付技术架构与应用模式探讨

时间:2023-03-18 18:03:54 科技观察

随着银行卡芯片的全面推广、移动通信网络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移动金融逐渐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为了民生。现在讨论移动支付技术架构,特别是基于金融IC卡的移动支付技术模型。一、移动支付技术架构移动支付应用主要分为两类: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远程支付是指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直接与后台服务器交互,完成交易处理的支付方式。从终端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移动远程支付也可以分为SE-based模式和SE-free模式两种。基于SE的方式是指终端芯片具备符合PBOC标准的金融功能,客户端软件使用基于SE的安全服务应用程序对消息进行签名和验证。没有SE的模式是指芯片只有移动通讯功能,不具备金融功能。一般通过密码、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认证。近场支付是指移动终端通过交易现场的实体受理终端(POS、ATM)在线或离线完成交易处理的支付方式.近场支付主要是指基于SE的模式,终端芯片中的金融功能相当于普通金融IC卡的功能。其他非SE近场支付方式,如线下二维码支付,由于缺乏密码认证等安全技术,目前并未作为可信支付技术推广。移动支付系统架构中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移动支付系统架构中实体之间的关系图1中的支付内容平台是指提供商品或服务内容的平台;远程支付系统为远程支付提供移动终端接入、交易信息、结算数据处理等功能;收单系统负责网上交易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结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等;转账清算系统实现跨机构支付的业务转账、清算和结算功能;银行卡结算账户提供资金管理、结算等服务;接入渠道指短信、OTA、专用终端等接入方式;TSM(TrustedServiceManagement)是负责移动支付安全单元管理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体;application供应商系统提供各种移动支付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是移动支付各方认可的可信第三方系统,提供机构注册接入、应用注册、跨TSM交互传输、SE可信管理、SE开放共享、应用共享等功能。二、服务端运营合作模式1、商业银行与通信运营商直接合作模式从服务端来看,这种直接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银行系统和运营商系统是不连接,双方按照各自的标准分别在芯片的金融区和通信区进行写入和读取。此类合作需要用户到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运营商营业厅申请开通金融功能和通信功能。二是商业银行系统与运营商系统之间的一些信息互通。例如,招商银行与江苏电信联合推出了“招行翼速递”。卡内金融功能的基本信息是在制卡时预先写入的。用户只需在运营商营业厅开通通讯功能,运营商后台系统将开卡信息发送至招商银行系统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后开通卡内金融功能。在缺乏中间公共服务平台的情况下,探索开展商业银行与通信运营商直接合作的模式。降低。2、以银联为金融机构和通信运营商聚合点的合作模式2013年2月,中国银联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以下简称银联TSM)与中国移动TSM实现跨界对接。商业银行系统以“总部对总部”的方式接入银联TSM,实现与银联作为金融机构和通信运营商汇聚点的间接合作模式。此外,另外两大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开展与银联TSM平台的对接工作。该模式下,商业银行系统只需接入银联TSM,即可间接接入运营商系统。这样,只要手机支持近场通信协议(简称NFC),银行用户就可以通过“空中开卡”方式开通金融功能。商业银行以银联为汇聚点与运营商合作,是一种“总对总”的跨行业对接模式,需要银联TSM对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TSM,以及还缺乏一个中间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但与直接合作模式相比,各方合作效率提升,用户开通金融功能和通讯功能的便利性也大大提高。三、以人民银行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合作模式201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简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并投入试运行。作为一流的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平台为行业各方搭建公共安全可靠的空中传输平台,提供数据交换、安全认证、应用管理、密钥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环境建设起着核心作用。在公共服务平台框架下,银联、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TSM系统作为应用提供商的接入平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TSM系统作为接入平台对于发行人。应用提供商TSM负责在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经过测试认证的移动金融应用,并提供应用下载和个性化服务:发行方TSM负责发行经过测试认证的符合金融移动支付标准的产品,并为用户启用金融功能。用户申请开通金融功能后,通过手机客户端下载手机金融应用,进行空中开卡、个性化、电子现金充值等操作,即可使用手机进行消费。支持“闪付”的POS终端。初期,平台已接入建设银行、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TSM系统进行试运行。未来,将基于该平台开发出更多移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以人民银行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了各服务方TSM互联互通、应用共享、实体互信等问题,有利于形成开放、协同、共赢的合作格局。移动金融操作环境。3、移动终端技术实现模式根据SE的定位,目前移动终端产品主要有三种实现模式:NFC全终端模式、NFC-SIM模式、NFC-SD模式,分别是在终端加载SE和SIM卡或SD卡。其中,在NFC全终端模式下,SE可以集成在NFC控制器中,也可以独立设置。这三种模式都需要手机支持NFC近场通讯功能。目前市场上使用三种模式。移动、套餐等NFC-SIM模式一般在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模式下进行。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手机兼容性好,产业链应用相对较好。NFC-SD方式,如带芯片的建行、银联钱包等,可以由发卡机构自主发行,但成本相对较高。NFC全终端模式需要手机厂商的支持,在国外属于较早的商用模式,如ApplePay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移动终端芯片中设置SE,加载的金融账户都与普通金融IC卡中的金融账户没有区别。可加载单个电子现金账户,或加载借方+电子现金复合账户、贷方+电子现金复合账户等。***与普通金融IC卡不同,手机终端芯片中的金融功能不能插入近场支付时刷卡支付,资金必须通过近场非接触式通信进行转账。【编辑推荐】谷歌计划推出新的Plaso移动支付服务挑战苹果。谷歌发布AndroidPay移动支付框架。柴洪峰:移动支付成为金融创新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