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处理器(CPU)最多能有多少核,双核、四核还是八核?一家硅谷小公司的最新答案是:100。这家名为Tilera的公司本月推出了一款100核处理器,震惊了整个行业。今天,当芯片制造商通过增加内核数量来创建应用程序时,Tilera已经创造了世界纪录。要知道大部分基于X86架构的芯片厂商只能生产4到6核的芯片。Intel最先进的CPU有8个核心,而AMD的MagnyCours只有12个核心。TileraCEO欧明德声称:我们的性能是英特尔的四倍。Tilera只有五岁,它的创始人之一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阿南特·阿加瓦尔(AnantAgarwal)。由于在云计算技术上独树一帜,公司可以在云计算时代与Intel、AMD、IBM等巨头直接竞争。近期,其为台湾广达公司开发的云计算系统被戴尔广泛采用。.今年10月,Tilera获得广达1000万美元投资。之所以打破规则,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与X86架构不同的思维方式。近日,Tilera全球总裁兼CEOOmidTahernia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CPU是一维总线架构。当核心数量超过8或16时,性能会降低。然而,Tilera基于二维网状架构,专注于核心之间的通信。这种方法可以在提供高性能应用的同时大大节省功耗。据Tilera称,这款100核产品的性能是英特尔相关CPU产品的四倍,但能耗仅为其三分之一。1000核并不少见记者:现在芯片服务商都在谈多核,而Tilera却提出了“多核”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欧明德:市场对多核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是单核处理能力不能像过去那样持续提升。自1990年代以来,整个行业都遵循着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番,性能也会翻一番。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越来越快,运行指令也在不断改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遇到瓶颈,尤其是功耗瓶颈,因此对多核的需求越来越高.“多核”与云计算有关。因为云计算时代对数据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比如网络安全的反入侵管理、音视频传输转换等,计算量非常大。芯片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功耗。“多核”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趋势。记者:你们的百核产品是否颠覆了英特尔这样的传统CPU?欧明德:当然。在性能比方面,我们的产品是英特尔相关芯片的12倍。很多人不相信100核能做到,这对编程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做到了,我也可以说100核不是上限。由于突破了摩尔定律的极限,这个数字还能继续上升。我们预计核心数量平均每两年翻一番。未来CPU上千核的说法屡见不鲜。记者:这种颠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生态,或者造成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欧明德:在芯片产业的价值链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当一种新技术或新模式出现时,就会有更多的新面孔出现,市场就会开始重新洗牌。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联发科,就抓住了一个改变行业的机会。市场从一开始就针对中国记者:Tilera成立才5年,怎么掌握这么先进的技术,这5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欧明德:虽然公司成立才5年,但在技术上已经积累了很多。从1994年开始,我们的CTO就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二维网格架构的多核研究。2002年,他做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16核半导体产品。2004年,我们引入了华登国际等四位知名风险投资家,台积电也是我们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并于2007年正式推出商业化产品。近两年,我们专注于品牌建设和提高客户接受度。目前,我们已经在全球以37种语言出版,互联网在这方面帮了很多忙。记者:未来你们会在服务器市场和英特尔等大公司正面竞争。作为一家小公司,您认为优势是什么?欧明德:英特尔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我们不想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技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拥有16年的研发积累,目前拥有50多项多核相关世界专利。此外,在硅谷,大学与产业联系紧密,从研究到产业转型再到商业成功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这使我们对成功更有信心。说到具体的竞争优势,作为一家小公司,我们在技术进步方面更有优势,也更灵活。首先,我们只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不会进入英特尔传统PC市场与之竞争。第二点比较重要,因为很多人不喜欢垄断,这给了Tilera成长的机会。记者:听说Tilera的产品可以应用于TD-SCDMA基站。可以说,你们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个决定是基于什么判断?欧明德:在TD-SCDMA系统中,这种高性能的多核处理器主要集中在基站。在核心网上,我们主要做了很多的安全处理。Tilera技术可以使基站更加小型化、软件化和统一化。目前我们25%-30%的利润来自中国。中国的OEM市场做得很好,中国制造商的一个特点是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让我们相信,中国客户能够很好地接受Tilera的新技术。未来五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我认为来自中国的利润比例将达到40%-45%。记者:您认为Tilera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欧明德:最大的挑战是继续保持创新,保持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还有一点,因为这是对编程思维的挑战,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相信100核确实可以存在。【编辑推荐】多核芯片未被软件充分利用,并行编程毫无进展,多核处理器考验Windows7性能/能耗!多核服务器吞吐性能提升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