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上半年净利润暴跌近80%。“净利润暴跌80%”的盈利预警,无不凸显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压力”。为了追赶霸主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合作正在层层铺开,从网络共享,到统一终端,再到业务合作,现在已经深入到骨干光缆层。宽带质量将影响未来走势,电信与中国联通正在推进干线层面的深度共建共享,近日,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发布了两份招标公告:《西藏电信、西藏联通2016格吉-措钦新干线光缆工程设计服务招标公告(二)、《西藏电信、西藏联通中国联通2016年东措-尼玛新干线光缆E》工程设计服务招标公告(二)”。事实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抱团”早已提上日程。今年1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250,-0.01,-0.23%)签署了“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半年多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合作在全国多个省市高效落地,分三个层面展开:网络层面,推进共建共享4G基站,承载网络互通;在终端层面,共同推进六模全网通,在代理产品和终端标准共享方面深入合作,发布《宽带服务白皮书》和《4K智能机顶盒白皮书》,统一双方宽带业务终端;运营层面,配合市场运营层面,提升服务能力。如今,骨干层面的深度共建共享,不仅为双方在竞争与合作模式上创造了更多新的想象空间,也有效应对了中国移动巨额资本支出带来的网络层面压力。.抱团是电信和联通不可避免的、无奈的“抱团”。这是国内通信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就连深耕的固网市场也岌岌可危。根据三大运营商近期公布的2016年6月运营数据,中国移动不仅在4G用户上继续领先,在固网宽带业务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6月份有线宽带用户新增318.9万户,相当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总和的3.8倍。半年新增用户1080.7万户,用户数达到6583.6万户,居中国固网宽带市场第二位。中国联通仅差810万,业内预计中国移动很可能在年底反超中国联通。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国联通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80%。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建设和营销费用外,联通净利润下降的原因还与中国移动的固网业务有关。这与宽带的发展有关。为了与中国移动争夺用户,中国联通在资费和优惠策略上下了不少功夫,从而挤压了利润空间。在7月中旬发布的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移动以1067.6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45位,中国电信以617.958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45位。第132位,中国联通以440.851亿美元的营收位列总榜第207位。另一方面,除了运营商之外,这场愈演愈烈的固网宽带大战也引入了新的竞争者。2015年,工信部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宽带接入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试点工作。目前已有1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宽带领域。2016年,中国广电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牌照,作为“第四大运营商”,正在谋求更大的宽带市场份额。4G时代,数据为王。据DCA执行董事何宝红介绍,近期,在市场方面,我国IDC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增长了6倍,年增长率超过30%。2015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492亿元,其中电信运营商占比约65%,而中国电信在三大运营商中占比超过50%。中国电信拥有最强的传输网络和最多的IDC数据中心资源。在经验上保持先发优势。同时,工信部日前批复中国联通获得900M低频段4G试验资质,900M低频段建网成本更低,仅需一-2100M低频段的第六到四分之一。中国联通能否谱写新传奇?尽管中国移动在宽带市场攻势强劲,但低价竞争也使得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的ARPU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在2016年纪念光纤发明50周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透露,2015年固网宽带用户ARPU值为中国电信56.3元,63.6元。联通32元,移动32元,只有联通的一半。.未来,宽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电信和联通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中国移动也有自己的短板。扬长避短的有效性将决定未来的竞争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