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上半年股价暴涨50%,联发科的U型反转

时间:2024-05-22 14:55:43 科技赋能

文章| 2019年10月31日,联发科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合并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联发科Q3总营收为新台币5100万元(约合新台币1亿元)。

人民币)较上季增加9.59%,净利润为新台币50.61亿元,较上季大幅增加%,毛利率为36.4%,较上季增加1.4个百分点。

这是联发科新任联席CEO蔡立行自今年6月正式上任以来交出的第二份季度财报。

这也是联发科近期交出的最令人满意的财报。

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稳定,以IoT为主导的成长型业务占比持续上升……不仅表明联发科上一轮密集的人事、架构、业务改革和战略调整已经开始业绩的展现,也是市场对新兴业务布局的认可和乐观。

今年5月以来的六个月时间里,联发科股价上涨了近50%,市值也增加了近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亿元)。

从三季度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该公司已经经历了近几年的接连经历。

这家曾面临股价下跌、经营冲击、人事变动、企业重组等诸多挑战的芯片巨头正在慢慢苏醒,调整节奏,U型反转止损反弹,开启新一轮的发展。

物联网引领的千年革命。

亿元市场想象空间。

1、从业务到架构,二十年芯片老手的改革之路。

联发科成立于2001年,全称联发科科技有限公司,业内简称为MediaTek或MTK。

这家手机芯片巨头不仅位居全球前三的IC芯片设计商之列(数据来源:IC Insights《Research Bulletin sales ranking report for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worldwide, and company reports》),五年前还几乎覆盖了中国整个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

在功能手机时代和3G时代,我曾经一路高歌猛进,风光无限。

然而,近两年来,这家芯片巨头接连经历了产品设计偏差、产能不足、重要客户市场份额下降、毛利率进一步压缩等重重考验。

股价大幅波动,甚至从新台币最高位(2020年7月)一路上行。

)波动至人民币(2018年6月),然后跌至最低水平人民币(2018年2月)。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前进的道路充满迷雾。

(左:蔡立行,右:蔡明杰)2019年3月22日,联发科突然宣布,将引进台积电前CEO、被誉为“铁血经理人”的中华电信前董事长蔡立行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

正式上任后,业界一片哗然和震惊。

(联席CEO的正式头衔为“Co-CEO”,另一位联席CEO为联发科董事长兼创始人蔡明杰)同时,蔡立行也将接任联发科集团副总裁并将担任该公司董事。

联发科正式进入“双蔡时代”。

近年来,像联发科这样通过引入“铁血外力”强调内部改革重要性的案例不胜枚举。

蔡立行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60多岁的半导体老兵,一直都是“准、硬、强”。

他以其经营公司的风格而闻名,一上任就被授予三级权力。

与此同时,联发科也在人员、组织架构、运营策略等方面进行稳健坚定的变革和调整。

从产品和业务层面,联发科不仅补充了传统业务——手机芯片,而且由于此前七类基带的短板,在保持稳定毛利率的同时,加大了芯片研发投入。

智能手机“振兴计划”;与此同时,在新兴业务方面,不仅紧锣密鼓谋划抢占物联网、5G、智能设备等业务增长势头,也在共享出行等热门项目上抢占先机。

自行车和智能音箱。

登录以进一步扩大收入份额。

人员方面,在宣布引入蔡立行出任联席CEO的同一天,联发科还宣布对公司架构进行调整,组建了以董事长蔡明杰、联席CEO蔡立行为首的三人团队,副董事长谢清江,协同原COO朱尚祖、陈冠州二人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

半年多后,三季度季报发布的同一天,联发科宣布谢清江卸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原COO陈冠州升任总经理,直接向联席首席执行官蔡立行汇报。

将专注于集团办公室总经理业务。

2、弥补短板,布局5G,复兴智能手机。

今年对于联发科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

幸运的是,趁着二三线城市换机潮兴起的契机,OPPO和vivo两大合作伙伴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一线龙头企业。

联发科年营收猛增,挤入全球十大半导体阵营;担忧的是产能不足导致芯片短缺、毛利下降、产品定位失误影响市场份额…… 1、P23/P30被订制,弥补Cat.7的短板。

故事要从LTE Cat.7开始。

LTE Cat的全称是LTEUE-Category,可以理解为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4G LTE网络传输速率的级别。

也可以说是4G网络速度的技术标准。

LTE Cat.6 和 LTE Cat.7 的区别在于数据上传速度。

两者的下载速度均可达到每秒Mb,但LTE Cat.7的上传速度可达到每秒Mb,是LTE Cat.6速度的两倍。

2019年4月,中国移动突然宣布,10月1日后购买入库的所有价值10万元以上的手机必须支持LTE Cat.7及以上技术。

4G的普及速度如此之快,让很多手机厂商措手不及。

这个消息立刻在整个中国手机行业炸开了锅,而感受最强烈、最震惊的恐怕就是联发科了,当时联发科的产品并不支持LTE Cat.7。

虽然当时联发科与中国移动协商将LTE Cat.6的上传速度提高到每秒Mb,称为“LTE Cat6.5”作为妥协,并说服中国移动同意,但仍无法控制超过联发科的市场份额。

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P23和P30的部分参数)直到今年8月,联发科正式推出了Helio P23和Helio P30。

两款产品均支持LTE Cat.7,采用16nm工艺,支持双摄、双卡、双4G,并集成视觉处理单元(VPU(VisionProcessingUnit),预计3季度开始出货,终于成功弥补了幸运的是,P23和P30都已经获得了OPPO和vivo手机的订单,预计这两款芯片将成为联发科明年从设计到制造的出货主力。

一代芯片通常需要18-24个月,联发科已经最大限度地缩短了P23和P30的开发时间,其中的努力和艰辛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

明杰与新任联席CEO蔡力行召开股东大会,不仅提出智能手机“振兴计划”,还宣布将在无线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逾亿元。

未来五年的其他业务。

当时,董事长蔡明杰坦言,由于产品规划问题,联发科今年失去了一些市场份额;此次“振兴计划”的目标是下半年稳定毛利率,然后逐步夺回市场份额。

分享。

首先,振兴计划将从最根本的产品竞争力入手。

下半年,联发科Helio P系列以及全新4G入门级产品将量产,这将显着改善LTE Cat.7和LTE Cat.4的基带成本。

它们已被中国一线手机品牌采用。

从明年开始,新产品基带的成本结构将提升到整个产品线,从而提高整体毛利率——这已经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得到体现。

不过,蔡明杰预计,手机芯片业务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恢复健康状态。

毕竟,每一代芯片的打造和推出,不仅涉及研发和制造部门,还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链条协作,重建信任。

在第三季度财报公告会上(财报交流会),蔡立兴表示,明年上半年,联发科两款P系列产品将继续采用12nm工艺,下一步发展方向将跳过10nm。

直接迈向7nm。

3、加大研发投入,规划5G和AI的未来。

如上所述,在今年 6 月的股东大会上,蔡明杰指出,联发科未来五年将在 5G 无线通信领域投入超过 1 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 亿元)。

、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AR/VR、工业4.0、软件和网络服务。

(财报显示,联发科Q3研发费用为新台币9900万元,占总营收的22.3%)同样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的会议(财报交流会)上,蔡立行还特别提到我们来谈谈联发科在5G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

在加入联发科之前,蔡立行曾担任中华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拥有台湾最大固网电信、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公司高管背景的他,对5G自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积累。

蔡立行在会上表示,联发科将继续加大5G的投入。

5G对于联发科这样一家拥有多平台产品的公司来说是一个跨平台的机会。

未来,5G应用将在手机、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更加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联发科宣布成功开发集成3GPP 5G标准终端原型机和手机大小的8天线,并与华为合作完成5G新空口互操作对接测试(IODT)。

实测吞吐率超过5Gbps。

,成为第一家拥有手机大小天线并与通信设备制造商完成对接测试的芯片制造商。

“联发科的所有布局都在为2020年5G芯片的商用做准备。

”蔡立行在会上表示。

除了5G之外,人工智能也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上面提到的两款产品Helio P23和Helio P30都集成了VPU视觉处理单元。

除了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图像处理性能外,它们还开放第三方合作,可以为用户提供人脸识别、HDR成像等功能。

明年上半年,联发科将推出两款P系列产品,两款产品都将搭载两颗以上VPU,增强手机在人工智能、摄影、VR/AR等应用方面的应用。

此前,联发科还投资了国内AI初创公司深鉴科技。

在今年10月的深鉴科技Pre-A轮融资会上,深鉴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芯片“听涛”,并于上半年正式上市。

商品。

也许最快今年,我们就会看到集成 AI 模块的联发科芯片的推出。

3、赢下共享单车和智能音箱,抓住物联网趋势。

虽然联发科一直以手机芯片业务闻名,但事实上,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通过自身研发、投资和并购,联发科已经将业务布局拓展到了我们的各个方面。

日常生活。

今年以来,联发科正式将业务划分为三大类:移动计算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芯片、平板电脑芯片等)、成长产品(物联网、电源管理、ASIC等)以及成熟产品(电视、功能手机、DVD等)。

此前,智能手机业务占联发科总营收的60%以上。

然而,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厂商之间的竞争逐渐进入红海,智能手机的利润空间逐渐压缩。

针对这一趋势,联发科推出了以Helio营收份额为首的芯片产品——这一举措或将在第三季度毛利率止跌回升时初见成效。

(联发科Q2-Q3业务占比变化)我们以智能音箱为例。

近两年来,智能音箱市场的火爆有目共睹,而智能音箱市场的鼻祖亚马逊Echo就是联发科的早期合作伙伴之一。

(Amazon Echo Dot)亚马逊 Echo 系列产品(Echo、Echo Plus、Echo Show 等)自 2017 年推出以来的总销量一直存在争议,但根据 CIRP、RBC 资本市场、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的估算机构统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销量超过1万台,这个销量让它以71%的份额统治了整个智能音箱领域,其中一半属于入门级产品Echo Dot——而Echo Dot芯片市场已经早已被联发科占领成功攻陷。

(天猫精灵拆解图,第三排左二为搭载MT的主控电路板)此外,天猫精灵、Ask音箱等国内知名音箱播放器也相继采用了联发科芯片(如天猫精灵的主控芯片是联发科MT智能语音芯片,这也是联发科近期专门针对语音设备设计的芯片之一)为了准备“双11”,天猫精灵率先推出99元降价促销10 月 20 日;据Smart东西产业链消息,阿里巴巴为天猫精灵双11大战准备了约80万台供货量,并准备投入至少1.6亿元补贴。

有传言称,亚马逊的下一代Echo产品很可能会选择具有相当成本优势的联发科。

占据全球第二大市场份额的谷歌Google Home智能音箱也因同样原因成为联发科的潜在客户。

不过,在第三季度财报公告会上(财报交流会),蔡立行并没有正面肯定或否认这一传闻,而是表示,“我们在这里不过多讨论客户的事情,而是(联发科)的增长”明年(智能音箱市场)非常乐观。

” (小蓝单车)除了智能音箱之外,近两年市场的另一个热门趋势无疑是共享单车。

在共享单车市场,联发科主要占据2G、蓝牙解锁、卫星定位三大芯片模组市场。

在2G模组中,联发科的份额超过90%。

号称“行业第三”的小蓝单车采用了联发科的物联网芯片MT,可以实现定位和传输的系统级封装。

摩拜和ofo虽然使用了Simcom的Sim模块,但是集成了联发科的芯片(例如摩拜就使用了MT芯片)。

Simcom最终封装了GPS等通讯模块,供应给摩拜和ofo。

联发科副总经理、家庭娱乐产品事业群总经理尤仁杰曾表示,国内IoT市场确实超出了联发科的预期。

仅内资股订单年初预计就在1万台左右。

现在看看今年的数字。

甚至可能有一万左右。

今年第三季度,IoT业务收入占联发科增长产品收入的一半以上。

(MWC上海上,联发科与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展台推出的通用模组)此外,在MWC上海期间,联发科宣布推出旗下首款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MT,并携手中国移动打造业界最小(16mm X18mm)NB-IoT通用模组,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低功耗、低成本解决方案。

结论:止损挽回,稳健发展。

在智能手机存量市场几近饱和之际,联发科不仅进军高端芯片,提前布局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瞄准增量市场;并及时调整业务布局,扩大市场份额。

业务布局增长型,抢占新兴市场。

近两年,联发科赶上了OPPO、vivo的辉煌时代,但也遭遇了市场动荡。

现在我们从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这家沉睡的芯片巨头正在慢慢苏醒,正在从内到外对组织架构和业务布局进行大规模改革。

不但止损反弹,呈U型反转,而且还恢复了。

开启物联网引领的新一轮千亿市场想象。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杰也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全球前10大半导体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中国。

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心不会改变,发展的步伐也不会改变。

”国际半导体厂商与中国的合作不会改变。

”不会停止。

”这足以证明,未来,无论是芯片还是物联网等业务,联发科都将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谋求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