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物联网趋势下,看安防视频采集的技术演进

时间:2023-03-17 14:37:53 科技观察

近两年,除了5G,最火的技术名词就是物联网了。似乎任何一家不提物联网的公司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技圈的公司了,互联网大佬们甚至将物联网作为下一个风口,大举投入布局。其实,物联网的概念提出已有20年,并不“新鲜”。过去,由于技术限制和各种行业壁垒,很难实施。现在,随着LPWA技术的突破,尤其是2019年5G的商业应用,为物联网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芯片和算法的快速发展也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助推器。万物互联不再是一个概念,而将成为一个实际的应用。万物互联中的“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一般来说,整个系统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仅感知层就有无数的传感器、语音接收设备、视频采集设备。其中,视频作为物联网的眼睛,是感知层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系统中获取信息最多、最复杂的部分。如何利用好视频收集的信息一直是视频从业者的研究课题,而人工智能的加载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发挥视频在物联网中的作用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一步。物联网能否“看得清”。事实上,视频采集设备是传统安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能占比可能达到30%)。除了自身的视频元素外,很早就“物联网”了,比如RFID摄像头、4G摄像头、2.4G/5.8G无线摄像头、UWB摄像头、Lora摄像头、地显摄像头等。甚至可以说,集成了消防、各类噪声、环境气象要素等各种传感器数据的安防平台是一个小型的物联网原型系统,但范围有限,还没有更多的应用被发现。那么现在在物联网的大趋势下,安防前端设备技术如何更好的切入物联网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演进方向来看:一个更加集成化的前端设备,不仅仅是一个视频采集点,而是根据场景的需要,作为物联网系统中最小的边缘单元,它不仅节省了各种版面资源,也节省了网络资源。当然融合也分很多方面。一方面是相机本身的融合;前两个方面无疑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相机本身的集成也初具规模。比如在这次疫情中大放异彩的热成像中不可见光与可见光的融合,比如之前大华发布的可见光一体化双目热成像设备和Watcher系列的多摄像头产品,类似于多摄像头。-相机融合应用。这种应用也符合政府建设“美丽”城市的诉求,取代“麻雀杆”形象,减少城市杆数。视频和传感器的融合在模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最开始是烟感摄像头,后来各种无线摄像头、4G、GPS、RFID等都集成了摄像头。具体来说,用户要求减少设备的部署量和控制量。摄像头不再只是一个摄像头,而是各种感知层设备的集合体。决策更智能近年来,前端采集设备的CNN智能应用从试点到逐步落地,经历了一个过程。如今,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应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此次疫情中的口罩检测报警,以及对报警的视频分析监控等。一旦发生事故,在事发过程中进行干预和预防,既节省了值班人员,又避免了人员接触。这是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首要决策作用。智能前端设备多种多样,但大部分还处于取证初级智能化阶段,比如人脸抓拍摄像头,只筛选出每一帧中最好的人脸图片,上传到后台进行进一步分析。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而且增加了后端处理器的成本,浪费了前端芯片的处理性能。因此,只有逐步将决策算法放在前面,充分利用边缘最小的计算单元,才能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的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据相关机构统计,国内75%的智能相机采用海思芯片。海思2019年新发布的终端芯片升腾310拥有16T的算力,芯片的算力已经远超现有前端智能的需求,前向决策算法将充分利用芯片计算能力,发挥前端视频采集设备最小单元的最大作用。更加互联的智能家居一直是物联网的重要落地场景,但发展十分缓慢。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各个家电产品之间的协议不明确,各个家电厂商都在各自为战。由于各种复杂的利益等因素,很难拉通各个厂商的协议。而现在,物联网入口天猫精灵设备接入量已经达到了亿级。放眼全球,有亚马逊Echo、谷歌Home等物联网入口设备。随着这些拥有非传统电子硬件设备的优秀互联网企业的加入,电子产品的互联网化指日可待,而视频是物联网中重要的传感设备,尤其是家用摄像头,未来遵循统一的互联协议势必是一种趋势。5G的商用落地,为万物“物”接入庞大的物联网提供了更多可能。当然,除了上述之外,更多的全天候自适应、全智能元素提取等前端采集技术路线也很重要,在此不再展开。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为安全前端设备的演进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让前端设备经受了更多的考验,比如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安全。万物互联之后,最重要的是保证数据安全,小水滴事件360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对于安防视频监控,国家也出台了35114安全标准,但是目前执行水平是有限的,如何保证物联网下前端设备的安全,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其次,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采集的视频数据需要考虑安全性,以便更好地保护隐私,但采集前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防止个人隐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采集。被滥用,能否从技术层面直接避免,这对视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传统的安防视频抓拍产品,如何借助这波趋势,让抓拍产品更上一层楼,是摆在时代每个老安防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