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炒币风险巨大从严监管是大势所趋

时间:2023-03-17 12:28:15 科技观察

近期,比特币再次走出先涨后跌的“过山车”行情。除了价格频繁涨跌反映出炒作的极端狂热,围绕虚拟货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被曝光,促使各方进一步审视虚拟货币的监管问题。事实上,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正在形成更广泛的共识。近期,比特币交易再次被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封杀”,这或蕴藏着严监管的新信号。价格的暴涨暴跌几乎与虚拟货币交易如影随形。这一特点在过去两个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3月初,比特币历史性突破6万美元大关。4月中旬,它转身从接近65,000美元的高位大幅下跌。一周多时间下跌了近30%的市场价。近日,比特币再次开启跳水模式。5月15日,比特币价格跌破46,000美元,几乎回到了3月反弹之前的水平。价格的剧烈波动反映了虚拟货币投机行为的盛行,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比特币不是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比特币交易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人可以自由参与,风险自负。然而,比特币与金融商品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真正的价值支撑,没有主权信用或商业信用,交易定价很大程度上靠投机。普通投资者参与时可能面临巨大的交易风险。据统计,从2016年到2020年底,比特币下跌20%以上的案例有10次;比特币下跌30%的案例有7次;比特币跌幅超过48%的案例有4起。不仅是交易风险,近年来围绕虚拟货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比特币交易可能带来的三大风险:一是比特币的在线交易平台、流程和规则缺乏监管和法律保护,容易出现价格操纵和虚假交易,其账户资金安全。清算和结算过程中的风险;二是比特币价格缺乏合理支撑,容易成为投机炒作工具,甚至“泡沫破灭”;提供便利。据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运营商被黑客勒索,被迫以虚拟货币支付赎金。此举也促使有关方面进一步审视虚拟货币的监管问题。近日,国内某股份制银行禁止账户进行比特币交易,引发舆论热议。该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公众的财产权益,维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防范洗钱风险”。这不是金融机构第一次“阻止”比特币交易。就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后不久,2014年,国内十几家商业银行宣布禁止比特币交易。与比特币相关的交易在世界范围内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审查和监管。目前,多国监管部门或明令禁止该交易,或出台政策严格限制。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并有持续加大的趋势。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时隔多年,金融机构近期再次对比特币交易出手,这或将释放出严监管的新信号。对此,虚拟货币交易参与者,尤其是投资者应引起注意。目前国内没有比特币交易场所,也没有“翻墙”到境外交易比特币的消费者保护措施。一旦遇到风险,后果自负。总之,炒币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