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潜力巨大,国外开发出微声传感器

时间:2024-05-22 18:21:25 科技赋能

近日,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穿戴微声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人体心跳等健康指标。

此次开发的微型声学传感器重量仅为0.01盎司(约0.28克),并且完全包裹在皮肤电子器件中。

表皮电子器件可以使传感器变得更软、更薄、更贴近人体皮肤。

近两年它们已广泛应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

传感器贴在人体皮肤上后,“聆听”皮肤、组织和人体血流,记录人体呼吸、运动和睡眠时内脏器官产生的声音和低频振动,并对心脏和心脏进行跟踪监测。

肺部疾病。

由于有些心脏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以前都是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来记录,但体积较大,不方便长期使用。

除了实时监测心电图(ECG)数据外,此次开发的传感器还可以跟踪和监测人体植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例如心脏泵。

研究团队在美国一家私人心脏病诊所进行了测试。

下一步研究方向将重点关注数据准确性、有效性和产品安全性。

详细信息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进步》杂志上。

近年来,可穿戴医疗设备经历了爆炸式增长。

美国CardioNet公司拥有的可穿戴医疗设备MCOT可以记录患者30天内的心电图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该公司的监控中心。

CardioNet的后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并生成报告发送给患者。

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主要分为提供全天候运动记录、各种人体体征数据诊断监测、疾病治疗等领域。

现阶段市场发展重点已从记录运动热量转向监测领域,未来有望进入疾病治疗领域。

该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亿美元。

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潜力也巨大。

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供需缺口将推动可穿戴医疗设备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