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时,口罩会自动点亮提醒检测人员。”♂报道,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团队正在设计一款智能口罩。研发原理非常通俗易懂:在口罩内安装特定的传感器,识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这样,当人们戴上口罩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如果鉴定出新冠病毒,口罩会在数小时内发出荧光信号。口罩的传感器由DNA和RNA这两种可以与病毒结合的遗传物质组成。它通过一种叫做冷干机的机器冷冻干燥到口罩上,可以在室温下稳定保存几个月。它的荧光信号会被两件事激活:粘液或唾液中的水分,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普专家袁兰峰博士直言,这是一种忽悠外行、看起来很美的“黑科技”。“核酸检测比较难,需要通过PCR等手段进行扩增,没有这一步,几个RNA怎么检测?”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柯林斯(JamesJ.Collins)创建。柯林斯被认为是合成生物学的先驱,并于2003年获得麦克阿瑟奖学金。柯林斯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这款口罩的设计理念:很多商场、酒店、机场的工作人员也会通过检测体温的方式来寻找可能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患者将被遗漏,造成疫情更广泛的传播。配备传感器的口罩通过识别病毒本身而不是识别症状来检测病例,从而防止了此类误判。“当我们全面开放交通系统时,你可以在过安检、等候登机的时候戴上这个口罩;或者你我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戴上它。而医院可以在病人带着它的时候戴上它。”正在等待治疗,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预筛查。”据腾讯新闻报道,自2014年以来,柯林斯和他的生物工程同事们一直在调整他们的病毒检测传感器以应对埃博拉病毒,并对寨卡病毒病原体进行研究调整。2018年,柯林斯实验室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包括SARS在内的疾病、麻疹、流感、丙型肝炎或西尼罗河病毒。此类传感器可在2-3小时内检测出感染情况,费用为20美元,而检测费用不到1美元。为此,他们还获得了强生公司的50,000美元资助,用于开发可嵌入的病毒检测传感器。柯林斯表示,口罩项目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研究结果值得期待。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讨论是将传感器嵌入面罩内,还是开发一种可以连接到任何面罩上的模块化设备:“我们最初的实验是在纸上完成的,现在我们已经证明它适用于塑料、石英或布。效果和上面一样好。”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传感器由遗传物质制成,与病原体结合并识别出病毒后,会在1到3小时内发出荧光信号,目前新冠病毒检测需要24小时才能检测出来结果,有些患者甚至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报告。这个信号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只要用1美元的手持设备扫描口罩,就可以得到结果。”时间和人力现在很紧,但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年夏天结束前开始生产这些口罩供所有人使用,”柯林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