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身体活动时可以拉伸。
如今,各种使用莱卡等弹性纤维的运动服非常受欢迎,因为它具有充足的弹性,在运动时可以随身体伸展。
但对于智能穿戴设备来说,由于电子元件是硬件,所以不容易那么灵活,佩戴时不太舒服,而且无法贴合皮肤,这也会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
这就是科技公司目前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
现在,来自哈佛大学和美国空军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3D打印制造方法,将基体材料、导电墨水和电子元件集成到柔性“设备”中。
这样就可以将传感器打印在上面,这样会与皮肤更加贴合,增加传感器的准确度。
导电油墨由热塑性聚氨酯(TPU)和银片制成。
材料的拉伸也会导致阻力增加。
利用这个特性,设备上的微处理器芯片会根据电阻的变化来处理数据,然后记录你的数据。
移动过程。
为了应对LED灯、电阻、微处理芯片都是“硬件”的棘手情况,研究团队利用TPU的粘合特性,在每个元件下方点上一点导电油墨,以分担元件拉伸时的压力。
整个基材,允许组件拉伸。
正常运行最多可维持30%。
研究团队还制作了包含12个LED灯的基板,并使用这种方法将其弯曲成圆柱形,结果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此外,研究人员之一Will Boley表示,由于3D打印制造,他们还可以完全控制组件布局来制造任何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他表示,团队目前正在扩大可以使用的材料和电子元件,他们认为这是降低可穿戴设备成本和商业化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