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在物联网寻址方面的优势。物联网由许多节点连接组成。无论是通过自组织还是现有的公共网络连接,这些节点之间的通信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寻址问题。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业务与人与人通信业务的比值将达到30:1,智能电网、机场等领域将有数千个市场单独的反入侵系统。十亿。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不难预测物联网将承载的对象数量之庞大。如此大量的对象之间要实现有效的通信,寻址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物联网的寻址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使用基于E.164电话号码寻址的寻址方法。但是,由于目前物联网所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大多采用TCP/IP协议,因此电话号码寻址方式必须根据电话号码和IP地址进行转换。这增加了技术实现的难度,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E.164寻址系统本身的地址空间较小,无法满足大量节点的寻址需求。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使用IPv4地址的寻址系统对物联网的节点进行寻址。随着互联网本身的飞速发展。IPv4地址越来越稀缺。从目前的地址消耗速度来看。IPv4地址空间已经难以满足物联网巨大的网络地址需求。另一方面,物联网对海量地址的需求也对地址分配方式提出了要求。海量地址的分配无法通过人工完成,传统的DHCP分配方式也对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提出了极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可能导致DHCP服务器性能不足,成为网络应用的瓶颈。IPv6地址空间巨大,128位的IPv6地址分为地址前缀和接口地址两部分。与IPv4地址的划分不同,IPv6地址的划分是严格按照地址的位数来进行的,而不是使用IPv4中的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IPv6地址的前64位被定义为地址前缀。地址前缀用于指示地址所属的子网,即地址前缀用于整个IPv6网络中的路由。地址的最后64位定义为接口地址,接口地址用于标记子网中的节点。在物联网应用中,可以使用IPv6地址中的接口地址来标记节点。同一子网下,可标记264个节点。这个令牌空间有大约185亿个地址空间。这样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节点标签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