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在机器人时代,我们都会失业吗?

时间:2023-03-16 02:15:39 科技观察

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tlas、机器狗Spot、搬运工Handle随着歌曲一起翩翩起舞。时间到了,科幻已经变成了现实。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用来跳舞的。他们的目标是颠覆和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服务应用,未来都是机器人的世界。2020年2月,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四足机器狗Spot正式加入挪威石油公司Aker,成为该石油公司首款拥有员工编号的机器人;同年3月,波士顿动力宣布与自动化材料开发商Ottomotors达成合作,推出仓储自动化服务;事实上,不仅仅是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已经有大量的机器人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机器的发展,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有了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人类就业构成巨大威胁,一场人机大战正在拉开序幕。1、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人与机器的斗争与合作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以前开车进出停车场,门口总是坐着一个老人伸手向你要停车费。现在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都安装了智能停车系统。老人没了,停车费却没少。这个智能停车系统比老头子强大多了,也便宜多了。怎么还有人雇老爷子?2018年,河北唐山的一批高速收费员走红。政府对路桥收费站进行升级改造,导致部分收费员失业。领导要一个解释,要求政府解决问题。其中一位姐姐振振有词地说,今年我36岁了,我的青春付出了代价。我现在什么也做不了,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到什么。听得心痛又无奈。在科技进步如此迅猛的时代,没有人能免于淘汰。在工厂工作过的朋友都会深受感动。以前我们看到的工厂流水线都是一排排的人,现在工厂少了人,变成了一排排的机器。我工作的一家公司,早期一条生产线有十多个员工,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除了制造业,机器人还在物流、仓储、设备监控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例如京东的智能分拣中心,日订单分拣能力可达30万单。与矩阵排序方式相比,人员投入比例降低了近70%,效率却提高了5倍。在银行业,随着网上交易的普及,对银行柜员的需求急剧下降,以大型国有银行为首,2014年员工流失超过17000人,2016年减少超过50000人。智能客服的普及,银行从业者会走得更远。在企业大力推进自动化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计划。2015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通过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升级,推动机器人应用。此后,工信部出台《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机器人应用。此外,各省市也出台了机器人产业和“机器换人”相关的强势政策。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相继出台此类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机器人改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器换人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因为这关系到我国产业体系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但大而不强的现状一直存在,因为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因此,国家将根据战略需要提出《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系统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领域之外,机器人的应用也开始向服务领域渗透。比如目前在医院使用的智能影像判读机器人,可以提高读取CT、X光等影像数据的效率。扫地机器人、洗碗机也变得像洗衣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无人驾驶技术不再飞速发展。再过几年,跑在马路上的汽车大部分都不需要司机了,最后一个领域就是到家服务。随着机器人感知技术的进步,家政服务机器人有可能像科幻电影中的仆人一样,成为家庭的一员。未来工作、生活、学习中越来越多的任务将由机器人来完成。2、机器取代的不仅仅是工作,还有人类劳动的基本价值。您可能会认为,当这一天到来时该多好。机器人会为我们工作,以后我们什么都不用做。然而,现实是到那时我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我们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机器人什么都能做,那人类为什么需要它。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人的基本社会属性就是劳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也告诉我们,社会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的,人的价值在于提供劳动。如果有一天社会生产不需要人提供劳动,那么人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社会属性就会消失。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你认为人可以制造机器人,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制造机器人的能力。如果没有工作的机会,那这些人还有什么价值?让我想起了机器人总动员的电影,传送带上的人们,每个人都像动物一样被圈养,肥得动弹不得,变成不需要工作只需要进食排泄的生物?机器人完全取代了他们的社会功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人机大战由来已久。19世纪初,英国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广泛使用,对以前的手工业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这群人认为,机器带走了他们的生活。乔布斯,然后冲进工厂破坏机器,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人机大战“勒德运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记录了机器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他说:机器的影响是广泛而尖锐的。在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比英国手织工的缓慢毁灭过程更可怕的景象,许多人饿死,许多人长期靠每天1/2便士养家糊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改良机器大规模使用,锭子产量增加,但工人减少50,505人,机器造成的贫困不断增加。类似的事件在人类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名誉教授克里斯·弗里曼在其《光阴似箭》一书中总结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五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一波又一波的失业和罢工,有五个阶段。它们是:1808-182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英国爆发的罢工浪潮;1866-1877年,蒸汽机改进运动后欧洲爆发的罢工浪潮;1911-1922,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欧美各地掀起非官方罢工浪潮;1967-1973年,信息技术革命前夕,美国和意大利爆发第四次罢工浪潮;可以说,工业革命进行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业。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中,这一波革命浪潮可以说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如果说以前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体力劳动,那么这次人工智能取代的是脑力劳动,影响范围更广。Alphago打败人类棋手,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银行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客户替代人类,抖音的智能推荐算法每天都在处理海量视频信息,所有这在人工时代是不可想象的。2016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OECD国家57%的工作岗位在未来20年内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研究则更为深刻。他们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至8亿个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这会包括您目前的职位吗?那么哪些职位更容易被取代呢?2013年,牛津大学的两位教授Frey和Osborne预测,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美国702种工作类型将面临风险,发现其中约47%的工作岗位处于风险之中,其中包括军队交通物流领域的员工、制造人员、保险销售、房地产中介和臃肿的行政岗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迟早会被机器人打败。但这不一定是真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大师毛古鲁曾预测,在机器取代部分工作的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些更适合人类的工作,但不同的是,新创造的工作可能需要更高技能的人技能。和创造力,而被取代的工作大多是低技能和重复性的。大规模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必将冲击传统岗位,提升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原有的低技能岗位将被取代,另一方面,新的高技能岗位将不断涌现。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形态,普遍出现在服务行业。例如,据第一财经数据《报告》,2018年快递员数量已突破300万,中研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疫情两个月时间,美团新增快递员58万,累计中国外卖和快递从业人员高达1000万。此外,随着新媒体行业的诞生,大量新媒体职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的就业人群。可见,未来就业市场更倾向于高技能和服务型岗位,就业市场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显现。3、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一定是好的。科技的不断进步,最终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吗?这是一个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大错特错的命题。技术无疑将我们带入了现代。社会,但现代社会的规则未必符合人的社会属性。如果有一天大多数人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机器来做,那么大多数人就会无事可做,没有工作可做就没有收入,大多数人只会陷入贫困。如果你认为创造机器会造福于人类,那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受益,那就是那些创造机器人的富人。这些人依靠机器人为自己工作和生产,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大多数人只能挨饿,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和收入。但是这样的社会,你觉得有钱人的日子会好过吗?不必要。因为富人毕竟是少数,当大多数人陷入贫困时,谁有钱花?如果大多数人不消费,社会就没有需求,机器人还生产什么?所以当大多数人不消费在贫困中时,社会的需求萎缩,机器人也没有工作可做。机器人不工作,那些富人如何维持高收入?所以整个社会都会陷入萎缩和贫困。听起来很奇怪。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社会萎缩和贫困,但这就是现实。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超额利润并没有在社会群体中平均分配,也就是说,富人制造了机器来代替穷人的工作,赚取超额利润。这笔利润的一部分需要分配给贫困人口,以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开支。否则,穷人没钱花,富人的钱不长。说白了就是共同富裕。富了就不能撇下别人不管,否则没人会富。这说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的最终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让富人给穷人钱,甚至让他们纳税。他们必须找到避免它的方法。他们怎么会想到带动穷人一起致富?富豪这么说,是因为人性是自私的。要实现财富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合理分配,需要依靠强大的中央力量,通过增税、财富转移等方式对社会财政进行再分配,即按需分配。技术进步带来的两极分化本质上是技术垄断。在传统垄断时代,就是资源垄断。通过对资源的控制,资源拥有者可以榨取没有资源者的利润。但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高技能的人通过技术垄断来压迫低技能的人获取利润。不想被人欺负,就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本事。技术的渗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作为一个普通人,你还指望一份工作能干一辈子吗?在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有一天我们完全实现共同富裕,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完全交给机器人,那好日子才会真正到来。在此之前,让我们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