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星发布第一款所谓的智能手表时,笔者就想到了这个标题,但苦于缺乏耐心去写。
这两天去了北京国际通信展,也观摩了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的一系列新作。
我首先想到的是,可穿戴设备应该作为手机的高端配件,能够很好地生活。
这里有一个抱怨:??业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家都在以 Google Glass 作为标杆。
任何有关谷歌眼镜的八卦都足以让国内外科技博客兴奋一阵子。
例如,谷歌将这款眼镜戴在走秀模特的头上。
科技博客高呼:只有时尚产业才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当谷歌眼镜价格突破美元传闻时,一些科技博客对此做出了各种理性分析。
当然,我对讨论谷歌营销的精明和技术博客的重复并不陌生。
我只想从可穿戴设备的现状入手,谈谈定位、误区和未来。
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从去年流行的Google Glass,到今年三星发布的Gear。
我实在无法确认可穿戴设备是否已经开发出来。
虽然很多科技博客也介绍了其他多种可穿戴设备,但在观察这款设备一段时间后,笔者有一个疑问: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是什么?是打造新的移动终端并取代手机,还是成为手机的高端配件?如果是前者,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例如,三星的Gear就是一款屏幕只有1.6英寸的所谓“智能设备”。
实际使用中,它真的能代替5英寸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吗?至少目前来说,这是不切实际的。
充其量,它只是一个应急工具。
在北京通信展上,我看到了一款另类的“智能手表”,将手机的计算器和音乐播放功能提取出来……我只能表示无语。
可穿戴设备真正的定位应该是成为手机的高端配件。
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也凸显了手机作为人类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计算中心的作用。
回顾“计算”的发展历史,我们经历了以个人PC为中心的桌面互联网计算时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打印机等设备只是PC的高端配件。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个人和商业计算的主战场开始转向手机。
在移动互联网计算时代,可穿戴设备具有天然的优势。
例如,手机的“可穿戴”和“便携”属性就是天然的搭配。
其次,可穿戴设备的一些个体特性,比如贴合性、便携性等,使得其计算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手机来补充。
例如,对于与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大多数设备都可以收集甚至处理数据,但如果没有更大的屏幕,很难呈现数据分析结果,而手机可以完美实现这一功能。
因此,从天然属性到发展必然性,可穿戴设备能够作为手机的高端配件而生存下来。
并且随着普适计算的演进,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多。
从眼镜到手表,再到头盔和手环,人类通常佩戴的所有设备都将成为可穿戴设备技术的下一步。
入侵的方向。
比如我在北京通信展上看到了一款可穿戴设备——背包。
可穿戴、时尚的“智能背包”目前只能实现与手机最基本的交互——互相报警。
这对我来说并不奇怪,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口号:用科技重新定义时尚。
时尚不能与科技结合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尚和科技都是文化,时尚和科技的结合也确实催生了很多伟大的产品和公司。
很多人都将iPhone视为一款集时尚与科技于一体的完美产品。
不过,可穿戴设备并不适合与时尚结合,扭瓜会有点苦。
原因其实很简单。
可穿戴设备的定位决定了它们不是时尚界的合作伙伴。
由于这是一款定位于手机的配件产品,换句话说,它的价值在于与手机的交互,而不是单独存在。
可穿戴设备不可能成为时尚的真正卖点。
是的,一款时尚美观、配备传感器的包包很吸引人,但如果缺乏与手机的交互,就很难体现包包的价值。
尽管可穿戴设备仍在拼命向时尚行业靠拢,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短期营销口号。
可穿戴设备真正的市场是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服务)。
它为普通人的生活增添了数字色彩,让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被跟踪和分析。
想象一下可穿戴设备的未来 当可穿戴设备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其发展方向无疑是明确的。
智能手机经过近七年的高速发展,硬件天花板已经隐约可见。
此时,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手机的高级配件,将极大扩展手机的功能,弥补智能手机的短板。
最有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成为手机充电站。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动电池技术的发展。
至少目前来说,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很难坚持两天以上。
可穿戴设备现在可以扮演移动充电站的角色。
一方面,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背包,可以使用无线充电技术将电池转移到智能手机上。
另一方面,如果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放置在一些较大的背包中,例如背包中,那么它是否也是一个很好的电源?第二个最可能的方向是为手机提供全方位的传感器。
我们已经知道,手机即将或正在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计算中心。
这个计算中心需要利用传感器来采集大量的手机。
这个过程对手机性能和功耗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像iPhone 5s一样,使用单独的处理器来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可以集成各种传感器,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台湾硬件公司已经开始将可穿戴设备放入人的嘴里),并在内部完成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然后处理结果为发送到手机上,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这对于降低手机功耗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似乎需要一个结论。
总之,可穿戴设备可以看作是智能手机发展历程的一个分支。
它的使命不是取代智能手机,而是依赖智能手机,改进和增强智能手机现有的功能,并且和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普罗大众享受数字生活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