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INTEL在中国发布可穿戴设备芯片

时间:2024-05-22 18:57:17 科技赋能

英特尔的移动之路一直坎坷。

它于2015年开始进行移动化转型,但几年后移动化之路依然艰难。

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和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仅为1%,投资者对其过去两个季度不断下滑的财务报告感到非常失望。

最新的联想K改用高通,让英特尔再次失去左右手。

不过,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依然雄心勃勃。

“这场移动战争不是短跑。

英特尔最终将赢得这场马拉松。

”日前,英特尔在北京秋季发布会上首次发布了代号Quark的“可穿戴”物联网设备芯片以及面向移动设备的22纳米“BayTrail”系统芯片。

一台设备的突破。

与此同时,记者从OEM厂商处获悉,英特尔近期推出了适用于Android平台的低价版Atom芯片,并采取优惠补贴措施,争夺低价平板电脑的份额。

“可穿戴”仍处于早期阶段。

当“可穿戴”概念如火如荼的时候,英特尔终于进军物联网市场。

发布会上,杨旭展示了全新的Quark处理器,其尺寸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功耗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引起记者关注的是,面对庞大的物联网市场,英特尔最终放弃了传统的PC垂直整合销售芯片的商业模式,开始尝试ARM的定制模式。

也就是说,其他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

Quark处理器是根据英特尔的技术专利进行修改和设计的。

“可穿戴市场的功能需求非常分散,任何制造商都很难将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到一颗芯片中。

”杨旭透露了英特尔改变商业模式的原因。

杨旭告诉南都记者,中国有两所大学加入了英特尔的“可穿戴”项目。

“Quark需要和业界形成这样一个开放的架构社区,所有开发者拿到我们的核心之后,把自己的功能模块和Intel的东西放在一起,做出一个可以用在不同领域的模块。

有一些是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

”产品,有些可能用于教育。

“与完全融合的PC行业不同,可穿戴物联网市场仍处于碎片化市场。

英特尔如何在碎片化市场吸引足够多的合作伙伴,让Quark处理器也能有足够多的应用服务?杨旭河也坦言,可穿戴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而英特尔也在探索。

”几十年前,PC行业也经历了混战阶段、整合、转型,然后英特尔必须迈出正确的步伐。

4G时代,专利厂商高度分散,难以独霸。

对于像英特尔这样追求规模的企业如何取得领先,杨旭表示,英特尔已经为4G做好了LTE技术储备,目前正致力于在一颗芯片上完成更多集成。

,英特尔在4G市场潜力巨大。

淡化“Ultrabook”,营销“二合一” 从英特尔近期的广告策略可以看出,英特尔正在淡化“Ultrabook”概念,重点关注“二合一”概念和PC换机季。

自Ultrabook问世以来,英特尔就对Ultrabook寄予了厚望,而杨旭也成为了Ultrabook最积极的支持者。

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打造的超级本概念现在却被边缘化了?对于这个问题,杨旭坦言,英特尔自己推出超极本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未来一两年应该走什么路,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

即先轻薄,再触摸,再二合一。

制造商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

“但经过两年的营销,我发现你无法向消费者解释清楚这个东西。

相反,如果你从体验效果和使用方法上引导消费者,即简单的二合一,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 - 一种产品。

”杨旭表示,消费者不再对参数、性能指标的变化感兴趣,而是更注重体验效果。

“所以英特尔一旦确定要走向体验式,就必须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增加很多功能。

它不能像传统PC促销那样,来推销今天的体验式产品。

比如Haswell出来后,有很多应用消费者体验并不明显,但明年消费者会明显感受到变化,比如你的手机一放到电脑上就开始充电,不需要电线,而且会实现无线充电。

人脸识别、语音控制等应用。

”在杨旭看来,移动市场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

英特尔在设计、制造技术、产业链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一旦产品到位,我相信英特尔能够赢得这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