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健身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潜力有多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美国研究咨询机构BI Intelligence认为,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证明它们看起来有多么不同,而是证明它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甚至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使用智能手表或 Google Glass 等可穿戴设备来阅读即时消息、拍照,甚至使用搜索引擎。
但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延伸。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时间、制定健身计划、关注健康等等——可以说它们是日常生活的延伸。
智能手环(手表)与互联网连接,不仅可以追踪用户每分钟的心跳并将记录上传至云端,还可以通过智能手环(手表)App实时存储和分析健康数据。
借助可穿戴设备平台,大量App公司正在开发新功能——大多涉及人体生命体征的监测。
Jawbone 和 UP&FitBit 等运动手环可以追踪我们的行为、睡眠质量以及每天的步数。
相信健身爱好者、节食者和老年人将逐渐依赖这些产品。
有迹象表明,一些分析师和投资者开始瞄准这个新兴行业。
FitBit是一家生产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已筹集1万美元融资。
因此,IDC(国际数据公司)认为,可穿戴设备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很可能会减缓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
据BI Intelligence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可穿戴设备、周边配件和应用程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美元。
图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假设可穿戴设备的平均售价为 42 美元。
资料来源:BI Intelligence 预测、ABI Research Structure。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不同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并对不同产品和组件做出市场预测,包括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其他便携式设备。
至于未来可穿戴设备会引发什么样的平台大战,目前还不得而知。
市场规模预估:市场研究公司IMS的一项研究显示,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到1万美元,到2020年将增长至1.71亿美元。
ABI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估值为到2020年将达到4.85亿美元。
由于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的市场规模无法确定,这个数字显然过高。
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超过1亿美元,五年内有望突破3亿美元。
智能手环:目前,智能手环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领域,并在该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即使可穿戴设备不是主流市场,智能手环仍然在新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IMS研究,我们发现智能手环占据了可穿戴设备市场60%以上的份额,未来甚至会占据更大的份额。
智能手表:它存在的意义主要源于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大到消费者已经无法放进口袋里了。
因此,智能手表一定会在未来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智能眼镜:与虚拟现实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眼镜在与现实世界交互时,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读取当前环境的信息。
其中,谷歌眼镜是目前最受期待、最先进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