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3年TMT产业链专题分析! Google Glass与光学产业

时间:2024-05-22 18:01:50 科技赋能

TMT产业链专题分析之三——LCOS:揭开Goog??le Glass背后的机遇从Google Glass的原型设计以及Google申请的专利来看,Google Glass本质上是一个增强现实系统( AR)移动实现的一种形式。

AR系统也称为混合现实系统。

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统一起来。

真实环境与虚拟物体实时叠加,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空间。

它不仅显示现实世界的信息,同时显示虚拟信息。

两类信息相互补充、重叠;移动AR系统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技术问题:显示技术、跟踪定位技术、界面与可视化技术、校准技术。

因为Google Glass想要实现AR显示功能(将虚拟图像和真实视野叠加在用户眼前),同时为了保证显示设备不会遮挡用户的真实视野,它采用了完全开放透明的设计(通过Google Glass产品显示的照片可以找到),因此我们推断Google Glass采用的显示方式是“光学透视近眼显示”。

考虑到工程技术实现路径和专利技术的开放性,硅基液晶技术(Liquid Crystal Silicon,LCOS)是目前最好的“光学透视近眼显示”实现技术。

因此,我们判断LCOS技术将极有可能被Google Glass采用。

Google Glass对于LCOS技术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它可能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一代明星产品,而是Google Glass的商业化将加速LCOS技术在其他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例如高端消费电子领域。

高清大屏幕投影仪。

和便携式微型投影仪。

TMT产业链专题分析之四:Google Glass生态系统改变未来生活 智能眼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即时获取信息的能力。

随着消费电子终端制造商、风险投资基金和应用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投资,智能眼镜生态系统将加速完善;三大顶级风投联手成立Glass Collective,这将帮助Google Glass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 Juniper Research预测,2020年可接入互联网的可穿戴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将达到1万台,远高于今年的万台; IMS Research 预测,到 2020 年,全球可穿戴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60 亿美元。

我们认为,Google Glass未来的商业模式是Android生态系统的延伸:Google Glass开发者版软件系统目前已开放。

预计谷歌未来将开放该设备的硬件标准授权,产业联盟成员将生产自己的设备以扩大生产。

推动使用谷歌Android系统的智能眼镜的普及; 2020年4月28日,谷歌在GoogleCode上发布了谷歌眼镜的内核源代码和GPLv2许可证,这意味着谷歌开放了修改底层代码的自由;谷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标准建立、操作系统开发和信息服务,借助产业联盟,更有利于降低智能眼镜的成本,促进采用谷歌Android系统的智能眼镜的普及。

一旦Google Glass取得成功,将消除其他厂商进入智能眼镜领域的不确定性:谷歌将在软硬件标准以及应用和服务开发方面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

其他中小型智能眼镜企业只需加入其联盟即可。

能够获得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持,大大降低了市场开拓的经营风险; LCOS微显示模组是智能眼镜市场爆发的最大受益者:微显示模组是智能眼镜中功能最重要、最具创新性、价值最大的。

在这个环节,正在带动新的增量市场;由于前几年大公司纷纷停止LCOS项目,长江立威、HIMAX、DISPLAYTECH先发优势明显。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占据智能眼镜产业链最有价值环节(LCOS微显示)的长江通信和奇晶光电。

智能眼镜的其他潜在受益企业:从智能眼镜的结构来看,摄像头、骨传导麦克风、电池、天线和WiFi模块都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消费电子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国内相机、电池、天线、WiFi模块等领域的龙头厂商未来有望受益;对应的企业有:水晶光电、德赛电池、环旭电子。

TMT产业链专题分析之五——光学专题:产业链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鉴于以下四个行业发展趋势,光学是目前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最看好的产业链环节。

该环节企业推荐作为消费电子行业链上的首选配置方向。

1、全球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增长27%,全年增速将下降至17%;虽然智能手机是近三年来光学相机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未来人机交互、智能眼镜、投影、汽车等领域对光学相机(镜头)的需求安防将保持快速增长,光学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17-2020年人机交互领域相机出货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5%;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仅约5万只/年(专用市场),预计到2020年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万只/年;车载摄像头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车载摄像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全球网络摄像机年出货量将达1万台,渗透率达17%。

未来网络摄像机(IPC)将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

2、高清照片的升级将推动相机镜头向百万像素以上升级(2013年为40%,2015年为71%)和阵列镜头。

3、高清视频将推动VideoDSP芯片(图像处理和压缩)的性能和需求。

4、各个环节处于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光学滤光片和镀膜:竞争的是厂家的精密加工能力。

产业向内地转移明显,水晶居行业龙头;光学塑料镜片:自动化程度高,高科技产业,暂时没有产业转移,台湾企业垄断;镜头:光学设计是核心,产业转移首先发生在投影、安防等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镜头产业转移需等待大陆企业攻克光学塑料镜头技术;感光芯片/VDSP:技术密集型,美日韩企业优势明显,无产业转移;摄像头模组组装:精密组装行业,产业转移正在加速,多家大型企业(歌尔、欧菲光、台湾春光)纷纷加入竞争,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