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占据了智能硬件的半壁江山,发展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时间:2024-05-22 17:34:12 科技赋能

AlphaGo未来不仅仅只是陪你下围棋,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将让它成为你贴心的“管家”。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将手环或手表作为标准配备。

客厅的电视变成了无所不包的“智能电视”。

VR设备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环游世界……这一切都是智能硬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未来智能硬件将如何发展?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与北京奥维云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权威的《智能硬件市场发展总结与年趋势展望》(以下简称《报告》),对智能硬件行业进行权威分析,发现行业痛点繁荣的外表下。

并识别智能硬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此外,《报告》还指出,通过经典“热销”单品引领行业发展应该成为行业共识。

  手环和手表支持智能硬件“半边天”手环或手表已经成为运动达人的“标配”。

这股运动风潮的背后,是智能硬件的爆发。

说到智能硬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手腕上的XX手表或者XX手环。

这种刻板印象是可以理解的。

《报告》显示,每年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3亿台,其中智能穿戴市场规模为1万台,其中智能穿戴占比59%,智能家居占比31%,智能健康占比10% 。

中国智能硬件市场的情况也印证了智能穿戴在智能硬件中占据“半壁江山”:《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万台,其中智能穿戴市场规模达到10000台,产品结构以腕戴为主。

主持人。

“智能穿戴”等于手环+手表? 《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这个判断没有任何错误:2017年中国智能穿戴市场的产品结构中,智能手环占比58%,智能手表占比40%,两者占比98%至于另外2%的份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智能硬件发展,可穿戴优先”的局面与智能穿戴设备的“SHOW”特性密切相关:产品的“可穿戴”属性为产品在社交场合展示提供了可能,产品可以成为聊天和娱乐时的话题;产品类型“新”,快速迭代不断使产品具有新的功能并具有“SHOW”价值。

“手链表很容易成功,因为人们有戴手表的习惯,其他位置的产品很难普及。

”华为消费者业务MBB家庭产品线总裁杨志荣告诉记者,智能穿戴产品首先要好用,其次要好看,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除了智能穿戴本身的特点外,“生态”的成熟也促成了“穿戴”的普及和普及。

智能手机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一个“平台”。

Apple WATCH发布后,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爆款”,进而引爆智能穿戴市场。

小米手环的低价让更多消费者使用到相关产品。

行业巨头引领作用明显。

从市场规模增长情况来看,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稳健。

今年一季度至四季度零售量分别为1万台、1万台、1万台、1万台。

2020年智能穿戴市场略有调整。

《报告》预计现有品类销售规模将达到1万台。

其中“亮点”之一是,VR(虚拟现实)保守估计市场规模为70万台,不包括扫地机器人。

家庭机器人将达到20万台,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商业化还困难,但智能汽车配件销量将突破50万台。

智能硬件要想普及,需要环境与行业的“合作”。

智能硬件正迎来政策的“春风”。

2019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两个关键词随后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的“双引擎”。

此外,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行动计划。

各个城市也都在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利好”。

从社会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极高的普及率以及社会对新品牌、新渠道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智能硬件创新产品的推广。

从技术角度来看,政府对智能操作系统和半导体产业的支持,让智能硬件的发展得到了产业链的支撑;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零部件价格的下降;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成熟也为智能硬件提供了“软”支撑。

BAT等互联网巨头对智能硬件的布局也极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而且,由于各家企业的定位不同,在构建智能硬件“生态系统”上也走着自己的特色路径。

智能硬件产业要实现市场突破和长远发展,需要全球产业各要素实现巨大协同。

在设备互联平台方面,虽然各种智能硬件平台层出不穷,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另外,各个平台应该是“兼容”的。

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才能共同成长、共同协作。

就硬件产业链而言,虽然核心零部件成本不断下降、配置不断升级,但尚未成功帮助单一产品成为经典。

智能硬件市场正在呼唤一个“爆款”单品来引爆智能硬件市场。

以“热销”产品引领智能硬件爆发。

尽管Apple Watch自推出以来就饱受质疑,比如功能“鸡肋”、销量低于预期等,但毫无疑问,这款智能穿戴产品依然延续了“Apple Watch”的潮流。

“功效”让智能穿戴在今年大受欢迎。

数据显示,Apple Watch年销量超过1万台,占所有智能手表销量的2/3。

“‘单品’的成功将燎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

”中投咨询高级研究员何再华告诉记者,“热销”的单品对于整个行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报告》观点认为,当前智能硬件的发展仍处于单一产品培育期,新产品不断推出,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选择”。

“所谓的经典单品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大家都在用,离不开它。

”奥维云智能硬件事业部高级研究经理胡学东告诉记者,目前所有智能硬件都是基于智能手机。

从中心向外延伸,手环和VR必须与智能手机连接。

《报告》表明,要打造经典单品,企业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当前的智能产品存在用户刚性不足、标准不一致增加用户学习成本、强调“讲故事”却低估用户体验等诸多问题。

《报告》认为,要打造2020年智能硬件行业的经典单品,应遵循三个趋势:重点应放在硬件本身而不是大数据服务上,单品的功能定位和可靠性应该以自身为突破口;开放是关键心态,要加强与行业各方的协作。

业界应加强互联网标准兼容方面的协作,同时打造共生的用户关系;充分考虑配套行业资源,品类选择要充分考虑核心零部件的成熟度。

何在华也认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经典单品需要有可靠的性能和精致的产品定位。

这将推动硬件行业加强与行业各方的协作,完善配套产业链资源,不断创新硬件需求,提供智能产品。

硬件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共享平台。

最终逐渐赢得市场并被用户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