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40%用户佩戴智能手环不足1个月

时间:2024-05-22 17:31:15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健康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市场上随处可见:可以监测心率、心电图和睡眠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可以监测脑电波帮助人们放松的无线耳机,可以精确测量并自动记录和上传健康数据的血糖仪,并且可以24小时在家使用。

监测心电图的心电监护仪、配备心电传感器并可自动生成心电图报告的智能心电图T恤等。

可穿戴健康设备今年持续流行,款式、价格各异但功能相似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都开始依次出现。

可穿戴健康产品蓬勃发展的同时,业界也担心产品能否火爆:用户粘性差、难以坚持使用成为可穿戴健康设备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此,厂商和投资界表示,可穿戴健康产品的研发必须针对急需人群,找到痛点。

健康功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功能”。

简单来说,可穿戴健康设备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集成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的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健康设备不仅仅是硬件设备,还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可穿戴健康设备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去年以来,可穿戴设备成为硬件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最热门的产品就是医疗健康设备产品。

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苹果、三星、谷歌等国际巨头,以小米手环为代表的小米、华为、TCL等国内厂商,甚至保莱特、大卫医疗、九安医疗等传统医疗器械厂商,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穿戴设备。

从测量血压、心率到计算步行距离、深度睡眠时间,健康功能已经成为可穿戴设备常见的“标准功能”。

深圳市北泰健康测量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了一款可穿戴心电图T恤。

T恤的中间有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贴在心脏上,可以准确监测心电图等多项指标,还可以自动生成心电图。

报告上传至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交互。

当用户心电图异常时,还可以自动报警。

在互联网监管平台上,还可以实现医患互动体验。

“专业医生可以在线解读T恤自动生成的心电图报告,如果出现问题,还可以帮助预约专家门诊,提供心血管疾病医疗保健服务。

” “北太健康负责人表示,只要穿上这件心电图T恤,专业医生就可以24小时进行心电监护。

苹果公司最近在一次医疗健康展会上推出了一款新款可穿戴智能手表Watch。

与Watch一样,它可以接听电话、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还有可以监测睡眠和运动的运动手表和手环。

可穿戴健康产品种类繁多,这些产品的核心功能基本都是:监测运动+监测睡眠+心率、血压、血糖、心电监测等。

深圳市畅桑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维塔手表。

这款手表可以监测血压、心率、HRV等数据,让用户了解疲劳、精神压力等情况,并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管理个人血压。

东软熙康首席技术官兼研发副总裁单日强表示,今年将是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的春天,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将与医疗和健康挂钩。

可穿戴设备正在对医疗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挑战。

未来,诊断、监测、治疗、给药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实现全面智能化。

市场研究公司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市场规模达9000万元,而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6.1亿元。

移动医疗革命依赖于技术创新。

但另一方面,这些可穿戴健康产品却存在着“流行而不流行”的隐忧。

“智能手表很时尚,我去年买了几款,用来监测跑步时的运动距离和卡路里。

不过,它们才新鲜几天,现在就断货了。

”在展会上寻找智能手环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他表示,目前智能手环、手表仅提供碎片化的数据记录,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健康服务。

此外,可穿戴设备兼容性不足、续航不佳、部分产品过于依赖手机等,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深圳市中瑞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元思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他表示,现在互联网、健康、医疗、可穿戴这些词很流行,这些流行词加在一起就更流行了,所以很多企业都在生产可穿戴健康产品和移动医疗产品。

但目前这些产品的一大问题是“用户粘性较差,很多使用不到一个月就不会再使用”。

他曾经买过几条手链和手表,但一个多月没有使用。

华为终端创新总监蔡旭鹏也表示,华为做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智能手环毫无用处,佩戴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完整报告》显示,42%的手环用户不再使用该产品。

近一半的用户在1个月内流失,三个月内流失的用户比例高达86.9%。

用户粘性差、难以坚持使用成为可穿戴健康设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什么可穿戴健康产品很难持续使用?王元思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手环、手表等可穿戴健康产品目前只收集一些表面的健康数据,并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没有深刻吸引消费者将这些数据与自身健康联系起来。

和日常生活。

此外,一些年轻消费者并不关心自己的健康数据。

因此,此类保健品很难有长期效果。

因此,他指出,可穿戴健康产品的研发应针对慢性病患者等有迫切需求的人群。

有需求才有市场,用户也会有依赖。

例如,去年一款可穿戴产品血糖仪在美国的市场销售额为62亿美元,是美国所有智能手环市场销售额的六倍。

目前可穿戴健康设备的炫酷成分较多,但对产品的医疗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很低。

中兴合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明宇表示,可穿戴健康产品必须具备慢病管理、睡眠监测等服务属性,在带来使用的即时性和连续性的同时,还必须是有效的。

以安全为支撑,这就要求产品必须是医用级的、医生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他看来,移动医疗革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创新,尤其是传感器技术。

只有具有创新技术的可穿戴健康产品才能吸引投资者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