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仍需打磨才能触及需求点

时间:2024-05-22 17:22:55 科技赋能

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年销量将从去年的1万台增长到1万台左右。

另一家研究公司CCSInsight的数据则更为乐观。

根据其最新报告,每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45亿台。

这一数据无疑给行业带来了信心。

可穿戴设备始于2009年,谷歌眼镜的推出使2009年成为“可穿戴设备年”。

三年过去了。

作为可连接手机和各种终端的具有部分计算功能的便携式配件,可穿戴设备“家族”已经蓬勃发展,目前包括手表、腕带、眼镜、头盔、服装、书包、拐杖等多种形态和产品品种令人眼花缭乱。

对新技术更感兴趣的80后、90后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购买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部80后、90后大多数人都看过的动画片,叫做《名侦探柯南》。

在这部2018年开始上映的漫画中,作为一名侦探,柯南的眼镜可以用来定位和追踪。

其功能类似于现在手机地图中的位置共享。

那么问题来了,具有这样功能的眼镜在现实中实用性如何呢?毕竟,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是侦探。

这正是可穿戴设备需要面对的问题。

他们在原来普通的生活配件上添加了一些电脑功能,但这些功能真的是消费者需要的吗?而且这些功能往往与现有手机的功能重复,甚至需要手机的配合才能实现。

事实上,很多可穿戴设备功能少、体验差,技术水平与其他同类电子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低端产品,比如可以显示运动数据的手环,功能并不比手机上的运动应用多。

智能手表等高端产品的电池寿命通常有限。

当一块手表每天都需要充电时,消费者的体验不言而喻。

可穿戴设备往往比类似的电子产品或类似的生活方式配件更昂贵。

许多可穿戴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在原有的生活配件上添加一些电子产品和简单的功能,然后重新定位为可穿戴设备功能,价格就会立即上涨。

消费者第一次购买此类新产品往往不是出于实际需要,而是出于对时尚的追求。

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大多数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功能,因此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而当这个东西的新鲜感减弱时,消费者还会继续购买下一代产品吗?在《名侦探柯南》出版的那一年,比尔·盖茨在他的书《未来之路》中提到了物联网技术,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涟漪。

可穿戴设备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但这项技术并不是2000年才开始的,现在它已经成为智能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高科技领域,并不意味着一家公司只要先开发一项新技术、占领一个新市场就能取得成功。

因为一项技术和相应的产品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资金等内部条件,还取决于外部环境。

就像没有私家车的普及,手机地图就不会成功一样。

在以往的互联网技术创新中,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高科技公司或产品“黎明前就失败了”,在市场条件成熟之前就耗尽了资金和资源。

与其说他们生不逢时,不如说他们过早地将尚未完成配套布局的不成熟产品推入了一个难以预测的市场。

可穿戴设备也是如此。

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物联网技术将是改变未来经济生活的重要技术。

企业应该做的不是急于占领充满变数的市场,而是应该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让自己更好地击中消费者的心。

需求点。

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的结合是未来发展最吸引人的方面。

有专家指出,可穿戴技术将是变革医学的重要技术途径,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健康领域不可或缺的资源。

因此,可穿戴设备在今天还处于起步阶段,谁能发展成为市场巨头,就看谁真正跟随市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