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6年被媒体忽视的智能手表还会这样继续保持沉默吗?

时间:2024-05-22 16:49:31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即Android Wear,在2015年和2017年曾受到媒体的高度赞扬,但自去年以来其受欢迎程度似乎直线下降。

最近科技圈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无人机和VR上,听起来比较先进,那么智能手表在钱方面前景是否黯淡呢? 1、被媒体冻结的概念,并不一定没有未来。

由于智能手表最近没有被太多谈论,大家似乎对智能手表不屑一顾,认为它已经是一种过时的产品形态。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智能手机曾经一度过于流行,但随后经历了低迷。

前后,“Symbian和Linux”仍然控制着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数千万,吹嘘百万像素,却被诟病拍照质量差、功能缺乏、与掌上电脑相比很难用。

同时。

但最终,智能手机的成功是业界有目共睹的。

一般来说,一个品类在过度流行之后,就会经历一段低迷时期。

低迷期更多的是指用户、媒体、投资者对智能手表行业的看法。

目前,描述智能手表行业本身现状的最佳方式不是“低迷期”,而是“沉淀期”。

2、智能手表市场正处于“沉淀期”。

抛开偏见和现状的变化,用数据来审视以智能手表、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行业。

结果与“智能手表行业正在衰落”恰恰相反。

GfK中国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年销量为1万台,预计年销量将超过1.1亿台。

这个数据与智能手机相当。

根据分析公司Gartner的数据,智能手机年销量分别为1.37亿台和1.72亿台。

智能手机行业今年的销量增长了 23.8%,制造商现在正在降低销售预期。

但可穿戴设备的年均销量增速仍保持在60%。

此外,与智能手机市场结构类似,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的22%在中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并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

3、智能手表行业沉淀的产品趋于实用化。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智能手表行业将进入沉淀期,从产业链到应用生态都会出现更快的变化。

劣质产品将被市场淘汰,而性价比更高、功能更实用的产品将占据市场制高点。

预计,随着专门为智能手表设计的电池的出现,手表的续航时间将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智能手表专属的部件不断出现,再加上手表厂商自身硬件方案的迭代,智能手表将会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薄、越来越防水。

现阶段,智能手表仍然不会作为完全独立的设备使用,也不会完全取代手机,但智能手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独立使用场景,比如支付、独立的GPS和网络系统。

未来,智能手表的应用生态系统将逐步完善。

4、构建应用生态是智能手表的重中之重。

可扩展性是智能产品的核心之一。

只有丰富的应用程序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用户可以用它来工作、玩游戏、社交等。

但应用诞生的核心——应用开发者过去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上,现在则分散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VR/AR等品类中。

然而应用开发者的数量是有限的,优秀的开发者屈指可数。

这对智能手表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何吸引应用开发商对这个市场的关注,是整个智能手表市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大量应用开发商从事VR应用,或者已经从应用向软硬件结合转型。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业内人士对智能手表市场关注度不高。

庆幸的是,各行业并没有忘记这个正处于“沉淀期”的行业。

在国内,包括微信、支付宝、墨迹天气、搜狗地图等在内的领先互联网公司也不断推出针对智能手表的适配应用并快速迭代。

现在再次提到智能手表,是因为这个行业可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前夜,这足以吸引上游行业和应用开发商的关注。

其次,智能手表带来更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