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认为,50%的企业用户会以容器化的方式在其IT环境中运行核心业务应用,但目前只有5%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率。
虽然技术非常好,但是从5%到50%仍然存在很多挑战。
首先,企业部署容器时,就是将业务迁移到容器中。
当然不是所有业务都迁移到一个容器上。
企业正在做微服务转型。
每个微服务都运行在一个容器中,容器中有很多微服务。
比如我是一家电商公司,我的购物车和产品搜索就可以作为微服务。
企业将所有微服务放在不同的容器中,服务之间可以通信并相互进行服务发现。
二、企业如何获取所有监控状态和服务状态,收集所有日志,并进行统一管控?第三,如果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崩溃,如果服务中断,企业肯定不会接受,需要有办法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四、如何将新版本镜像更新到不同环境?如果更新后出现问题,如何立即回滚?另外,容器也越来越多。
假设一个企业有一个集装箱,有的企业甚至远不止一个。
如何管理呢?这么多容器?这时候,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蓬勃发展的 Kubernetes。
作为容器编排行业的领导者,依托谷歌强大技术支持的开源社区,构建了一套可以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的系统。
集装箱调度服务。
。
然而,与许多新技术的诞生一样,Kubernetes 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和风险。
在Cloud Insight云计算峰会上,青云容器与应用平台研发总监周晓思表示,“很多人看到了Kubernetes的好处,都非常热衷于拥有它。
但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本地不兼容,让大家望而却步。
”企业”。
因为,为了适应云计算环境,QingCloud KubeSphere应运而生,从产品命名就可以看出,Sphere的意思是范围、空间,以Sphere命名的知名产品是IBM的WebSphere,是一个老应用。
服务器管理平台。
QingCloud 和 WebSphere 的愿景是一致的,Kube 就是 Kubernetes,QingCloud 的愿景是通过 KubeSphere 来管理我们环境中的所有 Kubernetes 资源,简单来说,Qingcloud KubeSphere 是一个构建在 KubeSphere 之上的企业级分布式多租户容器管理平台。
库伯内斯。
青云KubeSphere青云胜于蓝。
从上图可以看出,Kubernetes的安装非常复杂,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他不愿意去触碰; KubeSphere 的配置很简单。
很多Kubernetes资源都在国外网络,用户无法下载; KubeSphere 支持离线安装。
在企业私有云环境中,无需外部网络即可快速搭建Kubernetes环境。
在管理界面上。
Kubernetes 没有管理界面。
定位于开发者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
Kubernetes只提供一个入口——命令行。
用户只能通过输入命令行来管理Kubernetes集群。
这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青云QingCoud KubeSphere提供了简洁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可以在界面上管理所有Kubernetes原生资源。
关于多租户和权限,Kubernetes的多租户和权限比较粗糙,但青云KubeSphere的控制台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入口和细粒度的资源权限管理。
同时可以在操作层面进行资源管理,如增、删、改、查等。
应用管理。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生意。
我把这个业务抽象成一个服务,然后把这个服务封装成一个应用程序。
我是这个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我可以将这个应用程序贡献给其他人。
Kubernetes还有应用的概念,是通过Helm来实现的,Helm也是一个开源项目。
Helm 和 Kubernetes 有着同样的问题。
它也没有界面,需要通过命令行来执行相关操作。
青云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应用管理平台——OpenPitrix。
它的目标是跨云,不同的云平台都可以使用OpenPitrix进行应用管理,包括Kubernetes。
开发人员在开发应用程序时,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版本管理,OpenPitrix 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用户使用应用程序时,OpenPitrix还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整个应用程序的使用状态、计费、监控和日志等问题。
关于持续集成/持续交付,Kubernetes没有CI/CD,但在企业中是必需的。
因为业务必须借助CI/CD工具链才能上线。
对此,青云KubeSphere提供了整个场景的支持。
另外,Kubernetes不具备流行的微服务治理功能;青云KubeSphere基于istio提供可视化限流熔断、灰度发布、AB测试等功能。
青云KubeSphere适合哪些类型的用户?周小思总结为四类用户,即物理机/虚拟机用户、容器化用户、k8s重度用户、各种k8s环境的用户。
第一类用户以旧方式使用计算资源,在物理机和虚拟机上部署非容器化应用,但希望将传统应用改造为容器化应用。
使用青云KubeSphere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迁移到容器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业务发展效率。
第二类用户是容器化用户。
这些用户已经做了相应的容器化改造,业务也容器化了,但是还没有放到Kubernetes上。
随着容器化规模的增大,会遇到瓶颈。
由于管理容器化业务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因此需要招募额外的运维人员。
青云KubeSphere可以帮助他快速、平滑地迁移到Kubernetes,解决目前容器化的业务瓶颈。
第三类 Kubernetes 重度用户。
更积极的互联网用户会尽早尝试新技术。
例如,他们在一两年前开始尝试 Kubernetes 业务,并已迁移到 Kubernetes 平台。
这些Kubernetes可能是他们自己构建的,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
但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他们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不应该花在维护 Kubernetes 上。
他们宝贵的精力应该集中在核心业务和发展创新上。
他们现在可能会考虑将资源产品化,以帮助他们解决额外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这个时候,他就可以使用青云KubeSphere这一一站式服务,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发和创新。
第四类用户的企业环境中拥有多个 Kubernetes,包括不同版本的 Kubernetes、不同厂商安装的 Kubernetes、放置在不同环境中的 Kubernetes,包括物理机、虚拟机或公有云厂商的 Kubernetes。
用户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统一管理所有的Kubernetes,青云KubeSphere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综上所述,青云KubeSphere是一站式全链条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服务治理、DevOps等,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测试、运维人员大幅提升效率,并具有借助OpenPitrix的全生命周期应用管理,可以进行容器应用的开发、分发和管理,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级容器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