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别光盯着运动 医疗才是出路

时间:2024-05-22 16:47:55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不要只注重运动,医疗才是出路。

由于2018年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

在智能手机创新空间逐渐缩小、市场增长接近饱和的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却吸引了大量市场关注。

汉威医疗CEO白永申表示,从运动健康转向医疗保健可能是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一大特点。

白永申表示,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才能买”。

可穿戴环境探测器甚至可以集成到徽章大小。

通过配套的APP,无需昂贵、复杂、精良的仪器,周围的辐射、空气质量、紫外线指标等环境信息就可轻松获取。

“当前智能穿戴设备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白永深说道。

然而,尽管新品层出不穷,可穿戴设备却存在着“短时间不戴”、“长时间不戴”的遗憾。

据腾讯ISUX《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显示,25%的网民对智能穿戴设备有潜在需求,但三个月内智能穿戴设备的流失率高达87%。

白永申认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存在三种现象,即“百日咳”、“广场舞”和“自拍狂”。

“百日咳”是指用户超过三个月就很难对智能可穿戴设备产生兴趣。

例如,手环产品可以记录步数和睡眠情况。

第一个月感觉新奇,但逐渐发现睡眠质量只是监测并没有改善,也不能增加用户的运动量和运动热情; “广场舞”是指用户可以在与可穿戴设备匹配的APP社区中相互比较、互动,但这种流行不会持续太久,用户可以看到自己走了多少步,并与自己进行比较你的朋友,但这种热情会逐渐消退。

“自拍狂潮”指的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心电图测量设备,可以测量心脏年龄,但其基于的算法尚未公布。

谈论它使人们很难相信它的价值。

只是为了获得用户的第一新鲜感。

“想要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到真实的需求点,能够解决真实的需求。

”白永申表示,“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正在从运动健康转向医疗保健,包括血糖仪、血压计等。

这是因为用户对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更加刚性,医疗用户也更愿意付出。

面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老龄化进程,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用户需求将大幅增加,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白永深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分为两类,即健康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可穿戴设备。

健康可穿戴设备是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设备;医疗可穿戴设备将患者的身体数据反馈给医生,医生使用的设备他认为,从数据收集的角度来看,两个市场是互补的,而不是排斥的。

智能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分为身体数据和体外数据。

通过我们运动时携带的GPS定位传感器等获取我们运动的距离、速度等数据,包括我们的心率、呼吸和体温等,主要用于检测白永申认为,医疗级智能穿戴设备是对一些常见传统医疗设备的具体优化和改造,以及对现有医疗模式的拓展。

医疗级智能穿戴设备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数据是否。

医疗所需的数据;二是可穿戴式无创采集血糖、血脂等核心数据。

目前的传感器很难进行非侵入式检测,这意味着它们无法可穿戴;三是要得到医生的认可,西医是循证医学。

医生首先必须确认可穿戴设备生成的数据是有效的。

对于医疗级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白永申表示,智能穿戴设备永远不会颠覆医疗。

医疗的核心是医生,智能可穿戴设备只能帮助医生做一些辅助治疗。

然而,可穿戴设备却能为医疗带来更多模式和可能性。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ardioNet 就在这里。

例如,其产品MCOT是一款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记录患者30天内的心电图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公司的监控中心。

它基于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公司在大数据方面的专业知识。

据研究,CardioNet的后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并生成报告发送给患者。

同时,一旦发现患者心率异常,可以及时发送至监测中心,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记录分析,进行排查。

2019年6月,CardioNet与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协议,在发现生命危机时及时向医生发出警报。

因为该产品的检测效果非常好,往往可以在患者自己感觉不适之前就发现潜在的问题。

根据合作协议,后者将采购大量产品,服务其1万多名医保客户。

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白永申认为应该有去APP化的趋势。

目前的“手机APP+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模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操作也比较繁琐,对于老年人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智能穿戴设备要想真正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必须能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不需要其他设备的配合。

”白永申说。

“我们的下一步是取消应用程序化。

智能穿戴设备不依赖安装APP。

安装APP只是意味着你需要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统计。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当然,可穿戴设备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也可能是极其残酷的。

近日,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在柏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批评可穿戴设备行业,称中国市场将在2019年迎来一个洗牌期。

未来3-5年,因为中国厂商有一个特点,喜欢一窝蜂地进入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低质量恶性竞争,目前很多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裁员,然后是大部分。

他们将会消失,很少有人能够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