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穿戴领域,如果你想通过某个功能来记住一款智能手表,那么Apple Watch一定是数字表冠和Force Touch,三星Gear S2是可旋转表圈,Pebble是彩色电子表圈。
纸质屏幕,而moto则必须采用高屏占比的屏幕,并且屏幕底部有一个小黑边框。
近日,moto推出了全新特别版moto Sport。
这款运动手表的背面与普通智能手表不同。
除了外观与其他智能手表不同之外,其核心GPS的加入也为这款运动手表增添了不少魅力。
加了GPS有什么用?有什么特别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智能穿戴设备上的GPS功能。
GPS 是设备所有者的最爱还是真的有必要? 我们对 GPS 并不陌生。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GPS进行地图定位和导航。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普及,GPS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
索尼SW3是第一款配备GPS的智能手表。
虽然Apple Watch、Gear S2、moto等大多数智能手表都没有配备GPS,但说到GPS在智能手表中的应用,就必须提到索尼SW3。
因为它是第一款搭载GPS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但由于这款设备定位并非专业运动,而且早期的Android Wear优化有点弱,配套的官方应用和功能还没有跟上步伐,所以索尼SW3 GPS功能实际上不起作用。
看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品,基本上只能记录用户的日常动作。
智能儿童手表还具有GPS模块。
另外,智能儿童手表中也经常使用GPS模块,因为需要GPS的定位功能,使用户能够实时跟踪目标。
当然,随着精度要求的提高,这类智能儿童手表目前的定位方式不止一种。
目前领先的定位方式是:GPS+WiFi+基站+重力感应四重定位技术。
另外,GPS可以根据两点的定位数据以及两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速度数据。
GPS广泛应用于运动手环和运动手表中。
尤其是对于专业运动,比如马拉松跑步,GPS对于确定跑步配速有很大的帮助。
熟悉马拉松的跑者都知道,马拉松运动讲究匀速。
只有速度均匀,才能更好地发挥力量。
因此,控制速度是跑步者实现目标的重要一步。
马拉松讲究匀速跑。
例如,如果运动员的目标是跑在3小时30秒以内,则根据全程马拉松42.0公里的长度,那么运动员的配速应为5分5秒/公里(由配速计算器计算)。
一般情况下,跑者会根据自己的万米时间乘以马拉松耐力系统来计算自己的预计马拉松时间。
然后将马拉松成绩与配速进行匹配,力争全程保持同一配速。
当然,可以通过个人感觉速度来实现配步,但最直接、准确的方法是使用辅助GPS手表配步。
尤其是日常训练时,跑步者可以根据GPS数据直接计算实时配速,调整跑步速度。
马拉松中的“兔子”是一种配速方法。
配速:马拉松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配速是速度的一种,是每公里所需的时间。
配速=时间/距离。
在大型马拉松比赛中(不包括亚运会、奥运会等),都会出现“兔子”跑者。
他们是控制速度和节奏能力很强的人。
为了帮助那些经验不足或想超越自我的跑步爱好者,我们特聘请专门的跑者。
速度者在这里为玩家提供参考并帮助他们配速。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发现心率监测其实和GPS模块有些类似。
对于跑步者来说,心率是衡量有氧运动效果和强度最直接的指标。
GPS 用于为运动员提供配速指标。
motoSport运动功能并不完善。
必须说motoSport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这是一款具有运动功能的智能手表。
由于手表内置了GPS模块,因此无需手机即可作为GPS运动手表使用。
在默认表盘界面下,motoSport双击即可打开运动功能。
用户首先需要设置是室内还是室外运动(只有室外运动,motoSport才会开启GPS功能),然后用户可以根据运动时间、运动步速、运动里程来设置相应的目标。
设定锻炼目标后,用户就可以开始锻炼了。
手表可以实时显示用户的速度、心率、累计时间等数据。
GPS用于测试跑步速度。
当运动结束后,motoSport会自动显示一个汇总表,手表上会显示用户的跑步数据,以便用户查看运动的效果。
但这就是motoSport的全部运动功能了。
与其他配备GPS的运动手表相比,motoSport并不是很专业。
一些常见的运动功能,如GPS运动轨迹、用户运动曲线、海拔高度等Garmin中常见的功能,motoSport均不提供。
这只能期待未来由Android Wear继续完善运动应用来丰富手表,或者第三方应用带出GPS的所有功能。
不幸的是,开启GPS功能后,手表的功耗会迅速增加。
随着近年来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可以看到智能手表和运动手表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运动手表正在尽力向智能手表进化。
在今年的CES上,Fitbit还推出了Fitbit Blaze,一款运动功能较弱的智能手表(缺乏GPS但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运动智能手表);而智能手表则拼命尝试加入专业运动功能。
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motoSport和卡西欧WSD-F10(定位户外运动)。
相信未来智能手表和运动手表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