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市场热点分析及行业展望2020年4月28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产业门户主办,OFweek可穿戴设备网、OFweek电子工程网承办的“OFweek中国可穿戴设备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会议邀请了众多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参加。
其中,OFweek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朱毅杰重点关注了2016年物联网各细分领域的投资价值,回顾了融合多个细分市场的智能穿戴设备及相关相关产品。
产业链详细阐述。
OFweek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朱易杰表示,人们对新交互方式的追求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朱易杰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将接近1万亿美元。
作为物联网浪潮下最有前景的个人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更像是多个细分市场的集合,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定制化属性。
在目前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朱一杰认为,智能手表可能是最有前途的。
至于评价褒贬不一的Apple Watch,他认为苹果智能手表的出现不会对安卓智能手表产生太大影响,反而有利于手表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在他看来,Apple Watch 的设计语言并不理想。
方形的外观和电池寿命的缺点会影响其最终用户的体验。
相比之下,“轻智能、重设计”的设计思路或许代表着未来。
智能手表的发展方向。
从细分市场来看,医疗保健是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热门话题。
通过可穿戴硬件作为入口,移动医疗企业、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等在云端提供增值服务。
但该模式面临同质化严重、准确度低、娱乐性和实用性不足的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朱一杰表示,很多中小可穿戴企业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更多地关注一些新兴的可穿戴“小市场”。
同时,他们还需要弄清楚自己的产品在产业链和市场中的定位。
更多现场报道、视频及演讲资料下载,请查看专题《OFweek中国可穿戴设备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