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韩国面板公司LG Display(以下简称“LGD”)宣布,已开始量产全球首款圆形塑料OLED面板,瞄准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与此同时,索尼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前预发布了第三代智能手表Smart Watch 3。
三星还发布了曲面屏智能手表Gear S和智能眼镜Gear VR。
今年,经历了数年低谷的面板行业供需总体平衡,但仍面临产能增加的压力。
可穿戴设备能否为面板行业开辟新蓝海?今年,大屏电视和智能手机的热销加速了面板的消耗。
Display 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领域,部分尺寸的面板或多或少存在短缺。
不过,面板行业仍面临产能增长的压力,7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小幅下滑。
LGD刚刚投产的广州8.5代线,目前玻璃基板月产能为6万片,计划年底达到12万片。
产能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释放”。
南京中电熊猫、京东方重庆、华星光电二期的8.5代线也将于2019年投产。
届时,国内投产的8.5代线数量将增至8条。
因此,各大厂商都在寻求差异化,寻求面板行业的“新蓝海”,以避免重蹈前几年同质化竞争、价格下滑的泥潭。
此次LGD率先量产圆形OLED面板,瞄准快速增长的可穿戴市场。
这种圆形面板的直径为1.3英寸,厚度小于0.6毫米。
它具有×像素的分辨率和“节能模式”。
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有研究机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每年将达到15亿美元;有人甚至预测每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
英特尔、谷歌、Facebook、苹果、三星、索尼等跨国公司都在努力;百度推出了百度手环,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国产可穿戴产品也出现了。
“未来面板行业的竞争将会有所不同。
”友达光电总经理彭双浪认为。
过去是另类增长阶段,显示器、电视从CRT(显像管)转向平板;目前已进入应用创新阶段,公共广告牌、智能家居、车载显示屏等新应用不断被开发。
事实上,除了可穿戴产品,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车载显示器也是热点。
夏普、京东方等今年都推出了适合车载显示的面板。
夏普的产品形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切割。
京东方专门成立了商用显示部门,为其庞大的面板产能寻找更多“出路”。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曾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发和推广公交车站电子站牌。
此外,透明显示器也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
LGD、夏普、京东方等在今年各大展会上展示了透明显示器在商场橱窗、家庭养殖箱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