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前段时间因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成为舆论焦点。
这样一个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购物平台,居然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一个“3亿人使用的APP”。
这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基于此,我们这段时间在拼多多平台上购买了一台电视。
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拼多多上的电视比同档次的电视便宜这么多。
到底是真的优质低价,还是“本质上”。
至于在拼多多购买的这款电视,我们上周已经做了评测,专门测试了它的外观、做工和画质(上一篇文章中的传送门)。
我们最终的测试结果是:作为一款售价近千元(实际购买价格为人民币)的42英寸电视,我们感觉不值得。
无论是从粗糙、山寨的外观和做工,还是从连笔记本电脑无法比拟的图像质量来看,都不值得购买。
我们觉得有必要拆解这样一台电视。
毕竟,即使从外面也能感受到肉眼可见的缩水和廉价,那么里面的元件缩水会不会更严重呢?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
而且,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看到有网友怀疑我们购买后会批评,然后退货。
我们怎么能做出这么不体面的事情呢?在拆解电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电视相关的信息。
虽然从之前的评论可以看出,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山寨TCL电视。
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来看看这款电视的能效标签。
该电视的型号为“LED55A”。
这个型号信息太假了,让人想投诉。
当然,我在中国能源效率标识网站上找不到任何信息。
但我觉得奇怪的是,既然我们已经做了假能效标签,为什么还要给我们的电视贴上三级能耗标签呢?我个人认为拼多多电视的消费者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让人想笑的依然是“王牌星红”品牌标志。
可见外壳的用料也是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
如果用手压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大洞。
可见做工用料便宜。
电视的拆卸相对容易。
您只需要一把标准螺丝刀,拧下您在表面上看到的所有螺丝。
这台电视的后盖是裂开的。
首先打开底部后盖,露出 LCD 驱动面板。
第一眼看到的是连接电视两侧按钮和面板的松散电缆。
近30厘米长的电缆用一条绝缘胶带固定。
时间长了,胶带氧化脱落,很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接触不良带来的后果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机身上的按键已经不能用了。
这个页面反映了商家的心态,他们认为有了遥控器,我们就不再使用这些按钮了,所以就草草处理了。
然后继续去掉中间的壳。
因为没有系统,所以比较简单,就一块电源板和音频模块。
首先可以看到,连接音频模块和电源主板的排线直接堆在背面,甚至没有用胶带固定,简直尴尬。
音频模块看起来尺寸不错,但制作成本仍然较低,摸起来有毛刺的感觉。
至于这两款小音箱的音质表现,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进行过评测。
音质只能用“白开水”来形容。
至于电源板,乍一看很廉价。
电源线末端的保护橡胶消失了。
主板用料粗糙,设备粗糙,布线布局混乱。
这样一来,如果出现短路等元件故障,烧坏电视机就不是小事了。
还有外壳接口带电的风险,引发安全事故。
虽然包装上宣传的是侧光式背光,但这款电视明显采用的是简单的直下式背光,灯珠安装在背光面板上。
之前我们也测试过图像质量,这里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画质不如主流笔记本。
总结:通过上一篇和本篇对这款电视的做工设计、声画质评测以及拆解,大家应该对这款电视的品质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我个人的评价结论是:从各个方面来说。
这台电视失败了。
很多读者可能认为我的要求太严格了。
毕竟不到千元,那么你想要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电视在拼多多的销量高达2万台,令人咋舌。
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无意识点击售价400、500电视的“便宜”心理,将流量引流至产品界面。
然后利用几百元的差价,让消费者有捡到大便宜的感觉。
殊不知,他们买的却是各方面都缩水的山寨货。
而且,即使在拼多多处理假冒伪劣产品后,这款电视仍然可以在平台上销售。
那么,那些已经下架、已经售出很多台的假冒电视,质量到底有多差呢?这款电视与同尺寸的品牌电视价格相差只有两三百。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做工严重缩水,质量很差。
音频和视频质量性能仅满足可用性的最低标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款电视的售后服务也相当让人担忧。
很多正规品牌的电视值得多花两三百块钱来换取更好的做工、更稳定的质量、更好的音画质量、更好的售后服务。
在这里我也可以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推荐:这些电视品牌大家都很熟悉,40英寸基本款的价格也就千多点。
其中创维最贵,但创维有自己的智能系统。
拼多多也即将推出一款带有自家智能系统的40英寸电视。
事实上,价格差异确实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多花两三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台各方面都好得多的正品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