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无法逃脱同质化魔咒,防止儿童丢失产品的痛点难以解决

时间:2024-05-22 15:46:32 科技赋能

传统智能手机遭遇销售不景气后,不少厂商将目光投向了儿童。

众所周知,儿童安全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而具有防丢功能的智能硬件无疑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因此,我们创造了儿童卫士,搜狗创造了“糖猫”,国美创造了“北斗天使”。

一时间,儿童智能手表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热门话题。

  不可否认,这些具有保护儿童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在功能上非常吸引人,其神化的营销宣传也打动了很多家长的心。

事实上,儿童智能手表也没有逃脱智能手表产品功能同质化的魔咒。

一些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被宣传为“防丢神器”。

说白了,它们只是基于最常见的GPS定位技术的实时位置监控。

在儿童卫士推出之前,淘宝上就已经有类似的产品出售,但销量并不是很火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智能手表均采用GPS芯片定位等技术,可以随时监控孩子的实时位置,从而防止丢失。

稍有技术背景的人都非常清楚,GPS定位并不是一项先进的技术。

智能手表解决方案通过GPS定位技术保护儿童安全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

我尝试过几款儿童智能手表,发现功能非常相似,效果相当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犯罪分子绑架了孩子,然后扔掉了孩子佩戴的儿童智能手表,家长只会收到APP的弹窗消息,关注孩子的安全。

当家长发现孩子失踪时,孩子的智能手表早已被遗忘在偏僻的角落。

本质上,儿童智能手表只是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的监控硬件。

防丢神器在哪里?显然,在功能上难逃同质化魔咒的儿童智能手表,已经成为厂商营销打造的欺骗神器。

儿童防丢的痛点难以解决。

严格来说,以童卫士、糖猫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仍然无法解决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

原因很简单。

这些号称防丢神器的儿童智能手表,在功能上并没有解决儿童安全的诸多痛点。

单纯依靠营销和炒作很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不可能实现规模化。

从技术角度来看,利用GPS芯片定位技术可以解决一些儿童的安全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突出。

我试过两款儿童智能手表,定位误差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

即便是GPS定位也存在如此大的误差,这难免让人担心儿童智能手表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的实际效果。

有家长反映,这些儿童智能手表外观上的弱点,严重影响了保护儿童的效果。

因为这么显眼的手表戴在儿童身上,会增加儿童手表被遗弃的几率,防丢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在一些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专业级的GPS芯片可以附着在头发或衣服的纤维上。

当然,这些可以精心伪装的专业级定位设备成本太高了。

然而,将GPS芯片做成按钮大小并精心伪装起来,效果会比儿童智能手表有效得多。

从价格上来说,一个按钮大小的GPS定位解决方案与儿童智能手表几乎相同。

显然,儿童智能手表犯了严重的设计错误。

此外,基于GPS定位的防丢方案在判断行为上也会存在一定概率的错误。

如何通过更先进的算法以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来降低出错的概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解决方案来看,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儿童智能手表在解决防止儿童丢失产品的各个方面尚不成熟。

坦白讲,具有定位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更像是一种娱乐工具,而不是保护儿童安全的智能硬件。

在技??术不成熟的前提下,在智能手表中内置GPS定位芯片并推出APP,被誉为“防丢神器”。

这是目前儿童智能手表的普遍做法。

殊不知,被营销欺骗的“防丢神器”总会露出真面目。

届时,防丢神器将成为欺骗神器,儿童智能手表也将走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