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将Android Wear更名为Wear OS一个月后,Wear OS团队来到了中国。
来到中国的还有在谷歌工作了11年的人。
Miles,Wear OS 工程总监。
4月18日上午,Wear OS团队与部分中国媒体沟通,介绍了Wear OS的最新进展、短期计划以及针对中国市场的工作。
对于谷歌中国来说,商界领袖来中国与当地媒体交流并不常见。
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Google Wear OS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Wear OS 指的是 Android Wear,是 Google 于 2019 年 3 月 19 日为智能手表打造的智能系统。
2017 年,Google 发布了 Android Wear 2.0 版本,这是 Android Wear 的一次重要更新。
更新后,该操作系统附带了自己的 LTE 网络和 Wi-Fi。
从此,搭载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不再依赖手机运行。
今年3月16日,Android Wear更名为Wear OS。
智能可穿戴设备不再是一个新概念。
四年前,作为一种有望打开下一代硬件大门的产品,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拥有众多明星企业。
不过,这股热潮近两年已经降温。
销售渠道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变化。
结合京东渠道的销售信息,京东智能数字事业部和智能设备事业部经理李宇通表示,2002年至2020年,可穿戴产品呈上升趋势。
起初,各品牌和渠道商都非常看好这个行业,但进入2018年,消费市场回归理性,市场增速放缓。
在此趋势下,智能穿戴设备厂商注重通过优化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产品体验。
因此,2018年整个市场重新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
李宇通表示,预计2020年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将保持25-30%的同比增长,其中儿童智能手表同比增长50%。
一位Wear OS工程师告诉《一线》,电池寿命的提升是改善可穿戴设备体验的重要原因。
在Wear OS工程总监Miles看来,Wear OS希望推出更小、更时尚、电池寿命更长、提供更多传感器的智能手表。
Google Wear OS 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
自2018年推出Apple Watch以来,苹果已成为全球智能手表行业的最大玩家。
IDC 最新调查显示,Apple Watch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 10,000 台,成为该期间及全年销量最高的智能手表。
从全年数据来看,Apple Watch全年出货量达到1万台。
相比之下,三星、Garmin、Fossil等厂商的销量合计仅出货1万台。
因此,开放性和兼容性成为Wear OS的主要差异化竞争牌。
Miles表示,Android Wear之所以更名为Wear OS,是因为用户无论使用哪款手机,都可以考虑使用搭载Wear OS的可穿戴产品。
“我们在 2019 年为 iOS 提供了操作支持。
超过三分之一的 Wear OS 用户与 iPhone 配对。
“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争夺过程中,中国市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根据李雨桐透露的信息,在过去的一年里,搭载Wear OS的厂商实现了超过%的增长。
”同时,据Miles介绍,就搭载Wear OS的激活产品数量而言,中国是第二大市场。
Miles表示,Wear OS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很多OEM厂商,包括华为、出门问问等厂商,现在都推出了搭载Wear OS的智能手表产品,鉴于谷歌在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这是值得的一部分。
一位Wear OS工程师在现场告诉《一线》,对于一些重要的应用,Wear OS团队会与开发者协商合作并跟进开发。
据《一线》了解,Wear OS团队主要位于英国伦敦。
这意味着Wear OS团队需要从伦敦来到中国,与中国领先的开发者洽谈合作。
遥远的距离并没有阻碍Wear OS开拓中国应用市场的速度。
据现场演示,Wear OS目前安装的中文应用包括支付宝、滴滴、网易云音乐、携程、KEEP等,正在开发的应用还包括杭州航空。
到处旅行。
这些应用涵盖了支付、出行、旅游、音乐、健身等不同场景,也是该细分领域的领先应用。
这也正是谷歌重视中国可穿戴市场的一方面。
在Wear OS上运行的KEEP应用是在可穿戴设备市场整体复苏和竞争对手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进行的。
对于Wear OS团队来说,若想继续扩大渗透率和影响力,其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仍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