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研发比重提高,一批“科技重”大企业正在崛起。
目前,中国拥有近7亿网民,应该为自己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巨大的人口红利催生了一批大型互联网企业,举国上下都为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和爆发式增长而兴奋。
但同时,在核心技术、核心专利和最本质的创新能力方面,中国企业并不像互联网企业那么耀眼。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技企业普遍走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重”路线,通过技术研发带动内生增长;二是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重”路线,通过技术研发驱动内生增长;另一种是以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路线,依靠业务变革重新创造增长动力。
“美国拥有GE、谷歌、波音、高通、英特尔、IBM等一批重科技公司,但中国缺少的是重科技公司。
”不可否认,重科技企业的成长周期和投资规模远高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轻科技”企业,后者更像是基于技术的应用创新,而前者则是国家对国家的最好诠释。
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研发比重提高,一批大型“科技型”企业不断涌现。
我们评选出了20家最具代表性的“科技重”企业,包括央企、国企、民企。
覆盖通信、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计算机终端等行业。
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正在逐步从追赶到领先,从本土领先到全球领先。
(按企业收入排名。
统计来源:公开公司信息、中国企业联合会、财富中文网)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唐登杰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肩负着担负着“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神圣使命,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重要国有企业,国防科技的核心力量公司现拥有长安、天威等5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拥有特种产品、车辆等主要业务板块。
装备制造,培育了“长安汽车”、“天威变压器”等一批知名品牌,自主研发的特种产品装备在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表示,华为已经进入了技术的“无人区”。
然而,当人们关注华为管理人员的高收入时,更应该看到的是华为对技术的高投入。
华为去年研发投入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销售额的15%以上,全球研发人员超过8万人。
任正非还表示,未来几年华为的研发支出将逐步增加到1亿美元至1亿美元。
突破无人区需要重大创新,更需要基础研发领域的突破。
可以说,华为的未来将挑战人类共同的科技极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尹家序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军队武器装备研发的主体,是三军毁伤和信息装备研发的骨干力量。
研制生产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尹家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兵器工业集团作为国家战略队伍,肩负着服务国防安全和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中国特色先进武器工业体系具有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军民融合、经济高效、充满活力五个显着特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佐明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的大师,是航空工业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我国该领域科技领先者,中航工业拥有较强的基础科研开发能力。
中航工业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每年专利申请量保持20%~30%的增速,专利申请总数为9件,有效专利总数位居行业前十名。
连续六年获得国资委公布的各项专利指标。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当地长大。
联想目前70%的业务来自海外。
联想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国科技公司之一。
据Gartner统计,今年第二季度,联想PC出货量仍位居全球第一。
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升,掌握不同终端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十分重要。
“联想将做好充分准备,努力突破,推出更多创新甚至革命性的产品。
”杨元庆今年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文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拥有覆盖全集团、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28个科研院所、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多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多个大型实验室、4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等,成为中船重工科学发展的坚强支撑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
去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5研究所完成了首台直接金属烧结快速成型技术(DMLS)样机的试制,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芮小武 中国电子长期致力于自主研发集成电路核心技术,推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是国内唯一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EDA的企业,是一家拥有包括工具及工艺研发、产业应用等在内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企业。
实力雄厚、规模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企业。
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中国电子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契机,在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动力电池、绿色照明、移动互联网等领域进行全面布局。
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丙华,国家核电是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接受者,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是形成中国核电技术的主体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品牌;是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体。
是核电技术AP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开发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重大专项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实施实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我国所有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器、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航天产品,以及所有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重点发展卫星应用装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制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品。
行业;大力发展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航天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它是我国唯一的影像信息提供商。
录音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产品提供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宏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
是关系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航天科工已建立起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机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和航天技术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生产体系。
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在先进水平上,为部队提供了数十种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装备,创造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并在载人航天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为探月工程、探月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熊群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
拥有1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防研究与应用中心、7个研究中心、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流动站,以及多条国内一流的中试线、生产线、装配线和生产线。
机器。
加工中心已形成国内电子领域最完善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检测能力体系。
拥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取得了多项领先或接近国际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一直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
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
TCL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东生是中国最早涉足液晶面板制造的企业之一。
李东生一直非常重视研发。
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份,TCL每年平均投入19亿元用于研发,占年销售收入的5%。
近年来,TCL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已成为第三位中国企业。
“但TCL也会加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发出更有价值的发明专利技术。
”李东生表示。
TCL集团的技术创新体系由产业研究院、技术中心以及16个研发中心组成。
目前,中兴通讯董事长兼总裁赵先明在全球拥有近1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回顾了从蒸汽机到计算机的三次工业革命。
赵先明认为,物联网技术正在引发中国民族企业的崛起,也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种子在中国发芽。
六年研发投入1亿元,年研发投入达到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占营收比重12.2%,同比增长35.4%。
公司已获得5G关键技术相关专利。
已部署近千件,物联网专利全球第一、芯片专利中国第一。
还实现了软件和核心芯片的全面自主研发,成为全球极少数量产高端路由器芯片的公司之一。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
是目前国内运营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者、核电技术开发的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与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营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
是国内核燃料循环独家供应商、核环保工程专业实力和核技术应用的中坚力量。
随着我国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的成功,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优势逐渐显现。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接连进行大规模并购,勾勒出赵伟国布局重磅科技的决心:成为世界一流芯片公司,挑战行业领先者。
紫光集团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一方面是通过国际并购加速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紫光集团母公司清华控股也提出未来投入1亿元研发资金,并发起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将用于促进“重科技”成果产业化。
通过国际并购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借力资本市场,紫光取得了“重”如“轻”的成功。
有人称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他曾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使浪潮成为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
2009年开始,浪潮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战略。
随后几年,浪潮集团在该领域持续深化发力。
孙丕恕表示,浪潮集团目前是一家以数据为核心的企业。
数据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基石,计算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
它支撑着现在的“互联网+”和即将到来的“物联网+”。
孙丕恕将浪潮当前的核心业务称为“计算+”。
王东升,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京东方(BOE)成立于今年4月,核心业务包括显示器件、智能系统和健康服务,是物联网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2017年京东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100%。
39%,2017年新增专利申请数、可用专利总数超过0件,位居全球行业前列。
另外,京东方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以及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
“创新和转型是我们的两个核心关键词。
”王东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京东方将加快向软硬件一体化、应用一体化、服务化转型,力争未来成为营业收入超千亿美元的跨国公司。
科技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宇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是中广核的根本,是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的基础。
核电产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技术决定市场的新阶段,只有不断自主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与中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品牌,成为中国核电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中国广核科技创新的缩影。
中广核科技投入从2017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5.5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投入近亿元。
全年科研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3%,高于国家对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2.5%的要求。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传福被誉为“汽车狂人”,在中国树立了比亚迪的众多“铁粉”,有人将他视为中国的埃隆·马斯克——两个人都对技术充满热情。
和绿色能源。
比亚迪设有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和电力研究院。
拥有一支15000人的硬件、软件、测试高精尖技术团队,在新材料、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独立开发经验。
对于王传福来说,他的终极梦想是开“电动汽车、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建设零排放、零污染的“绿色未来城市”。
李国杰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研制的超百亿亿次“曙光”超级计算机科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
世界第二大计算机系统强国。
如今,我国也将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希望在年内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
在国家“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中,中科曙光、国防科技大学、江南计算所同时获批牵头E级超级计算原型系统研制项目,形成我国“三台E级超算“迎头挺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