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三年前,你会被这款集心率监测、蓝牙听音乐、超长续航、GPS功能为一体的运动手表所吸引,但现在的情况就很难说了。
8月30日,华米科技推出了一款运动手表“华米AMAZFIT运动手表”。
这款手表结合了目前市面上智能手环和运动手表的多种功能,但售价仅为1元。
华米科技是小米生态链公司之一。
它于今年7月推出了小米手环,是一家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从功能上来看,这款手表根据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在心率、定位、续航、服装搭配、应用场景等各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测试团队18个月跑了38000公里”、“续航5天”、“存储歌曲”、“支持支付宝移动支付”等,集成了目前可穿戴设备提供的大部分功能。
与同类Garmin运动手表几千元相比,华米手表确实便宜很多。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热潮近年来逐渐降温。
“价廉物美”的策略能否吸引新一批用户仍值得怀疑。
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去年底发布了一份关于可穿戴设备的研究报告。
他们发现资本正在对可穿戴行业失去兴趣。
同期下跌近65%。
“到目前为止,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华米科技创始人黄汪分析道。
2004年到2016年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第一阶段。
众多初创公司进入这个领域竞争,百花齐放。
2009年至2018年,行业进入第二阶段。
经过最初的优胜劣汰,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苹果、三星、华为等大企业的延伸业务之一。
垂直领域只剩下Fitbit、华米、Misfit等有限公司。
竞争。
但即便是这些幸存下来的公司,也仍未能解决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困境——如何继续吸引用户使用这些产品。
目前上市的Fitbit在发布财报数据时,刻意回避了用户留存率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当前的活跃用户数量。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旺也回避了记者关于用户留存率的问题。
电池续航时间短、使用习惯不养成、以及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担忧,都导致可穿戴设备难以广泛普及。
很难想象,几年前它还被企业家和投资者视为“下一代超越智能手机的移动设备”。
为了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华米科技把希望寄托在了更多垂直、传统领域,包括运动人群的手表。
“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废弃,什么样的手表只能在角落里积满灰尘。
”这甚至成为华米设置手表功能的标准之一。
即使从手环换成手表,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
今年7月,IDC的一份数据说明了一些问题。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1万台,较去年同期的1万台下降32%,这是有记录以来的首次。
向下。
人们对智能手表的热情也开始消退。
苹果Apple Watch出货量下降是本季度智能手表整体出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苹果的市场份额从 72% 下降至 47%,销量下降一半以上,至 10,000 台。
华米手表的竞争对手Garmin的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但整体出货量仍然少得可怜,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只有10万部左右。
在发布会后的专访中,黄旺没有回答记者有关出货预期的问题。
如果您还想尝试这款产品,可于8月31日10点在京东、天猫AMAZFIT旗舰店、苏宁、亚马逊等平台购买。
作为小米生态链公司出品的产品,未来也将登陆小米网。
、米家商城、小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