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提出“数字就是一切”。
当时,这种哲学观点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认可。
仿佛一夜之间,从我们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身处大数据的海洋中。
例如,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智能手机的几乎所有功能都离不开大数据。
一个形象的表述是:2018年,全球产生的数据将是地球沙粒总数的四倍。
这些数据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变化。
记者跟随贵阳市民兰军,感受大数据给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场景一 智能手表记录跑步里程 兰军,32岁,贵阳某培训机构负责人。
5月24日早上7点,在云岩区王家湾阳光金地社区,兰军被手机APP“懒人神器”准时叫醒。
他打开智能手表,查看着未读的短信。
天气APP显示贵阳此刻的天气:下雨。
蓝军临时决定去附近的健身房跑步。
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但跑步却是蓝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跑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有点累了。
蓝军看了看智能手表,道:“还好,8.09公里。
”小区楼下的便利店里,蓝军抬手刷表,拿起了一瓶矿泉水。
“你不一定要戴手表,但你必须戴电子产品。
”蓝军笑着说,他要买一个谷歌眼镜。
“它不仅可以用作手机和相机,还具有GPS定位功能,太酷了!”他周围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
在蓝军眼中,可穿戴设备如今已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
事实上,智能穿戴设备不仅仅是硬件设备。
它们可以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场景二:兰俊在手机APP上点了“摇头丸”早餐。
8点整,前一天晚上通过手机APP预订的跑腿将前一天晚上订购的六光门“销魂”糯米送到了他的面前。
“这家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自从有了送餐上门服务,我再也不用跑大半个城市来吃一顿美味的早餐了。
”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如缴纳水费、电费、预订机票、还信用卡等,都可以通过蓝军通通用手机APP完成。
享用完诺香的早餐,蓝军一脸满足,立即拿起手机预定了专车。
不到10分钟后,电话响了,指定的司机已经在楼下等候了。
有时,兰军也坐公交车。
在家打开“贵阳袖珍公交”APP,即可轻松查看车站和线路的实时状态,并设置到站提醒,以便在公交车即将到站时出门。
上车后,兰军连接上贵阳全市免费WiFi“D-贵阳”,上网看新闻打发时间。
突然,他想起下午下班后有空,正好可以和相亲网站上认识的女孩预约一下。
于是,他赶紧打开百合网APP,和相亲对象小陈确定了约会。
场景三:将数据上传至云盘,方便且防丢失。
上午9点,蓝军抵达友谊路培训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
“实际上,大数据也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
”兰军当了十年教师,去年创办了一所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
他告诉记者,在线教育目前正在探索中。
“即使通过课件、视频等,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实时互动、讨论问题。
”这种教育模式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学生不需要在教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课。
办公室里,蓝军正在准备明天对外沟通会的材料。
需要带走的资料还有很多,他就把资料上传到了云盘上。
“将信息保存在‘云端’,到达会议现场后,登录账号即可下载信息,既方便又不易丢失。
”兰军告诉记者。
场景四 3D打印挑选一份特别的礼物 中午,蓝军吃完跑腿送来的饺子后,准备在网上为小陈挑选一份特别的见面礼物。
“听说3D打印的‘大白’是时下最流行的礼物,我觉得很有创意,应该能给她带来惊喜。
”说完,蓝军羞涩地抿了抿嘴唇。
充满无限想象力的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大数据,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无论是星星、玫瑰、塑料文具等创意形状。
在贵州骨科医院,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与受损人体骨骼一模一样的金属骨头。
“听说3D技术可以打印房子,我将来也想拥有这样的房子。
”蓝军惊讶的是,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居然变成了现实。
场景五:远程会诊、电子处方。
下午5点,兰军用手机在大雁门附近的一家餐厅订位,拿到了20折的优惠券。
“我现在出门很少带钱包了。
带一堆零钱回来很麻烦。
直接用微信钱包里的“零钱”支付更方便。
到达南门,距离预约时间还有一小时,兰军闲逛了一下,在位于贵阳纪念塔的苏普玛药房,他发现这里是贵阳互联网医院的远程医疗终端之一“这一周以来,我的喉咙一直感觉不舒服,吃药后也不见好转,所以我就想看看。
“10分钟后,通过医生远程会诊,兰军很快拿到了电子处方,并根据处方到药店买了一盒漫衍舒宁。
”这比去医院挂号看病方便多了在过去! ”蓝军和小陈聊得很开心。
吃完饭,他们通过手机买了两张横店电影院《百鸟朝凤》的电影票。
场景六:打开Kindle看小说。
高一晚上回到家后,蓝军打开了拿着Kindle,继续看热门小说《冰与火之歌》,他说以前等公交车或者坐飞机的时候总是会看厚厚的书,“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
”相亲的结果比预想的要好。
晚上10点,蓝军登录了淘宝,想给自己买一些帅气的衣服,打扮一下。
由于之前浏览过类似的产品,所以蓝军一打开电脑,网页上就自动弹出了类似的产品。
产品推送广告 “每次我都感觉这些网站就像专门的推销员,不断地推荐性价比高的产品。
”兰俊说道。
临睡前,兰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他点开一看,是成都一家酒店推送给他的产品信息。
明天下午,他就要飞往成都了。
相关链接 那些脑洞大开 大数据发明 A.“全球首款”可支付夹克 2019 年 9 月 1 日,英国男装品牌 Lyle & Scott 推出了“全球首款允许非接触式支付的夹克”,外观上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概是这样,但是当你戴上它之后,出门就不再需要携带钱包了,前提当然是你只在有电子钱包的地方花钱,因为袖口里插着一张巴克莱卡。
接触式芯片可以连接到安全的电子钱包,并在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使用,每笔交易的最高购买限额为 30 英镑。
该夹克现在以 B 英镑的价格出售。
该传感器记录了日常生活和情绪变化。
美国一位名叫克里斯·丹西的男子,在自己身上连接了约10个传感器,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绪变化。
他可以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情绪波动量化为数字,随时随地了解。
他的一举一动、情绪起伏,都能让他的身心进入更好的状态。
他被英国人《每日邮报》戏称为世界上“最会量化的人”。
C、利用3D技术建造桥梁 2016年,荷兰科技公司MX3D开发出开创性的机器人3D打印技术,并计划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造一座桥梁。
该机器人使用钢材进行打印,并在摄氏度的高温下对其进行焊接。
因此,最终的桥梁将会非常坚固。
D、“尿布”和啤酒在商业领域最好一起销售。
大家去沃尔玛买东西的时候,付款的时候都会下一个采购订单。
根据这一分析,沃尔玛得出结论,将“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最适合销售。
年轻的父亲去超市给宝宝买尿布,又买啤酒给自己犒赏一下,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销量就大大增加了。
E.变色围巾随心所欲变化。
一家荷兰纺织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根据心情和温度改变颜色的围巾。
该发明结合了大数据技术和精湛的纺织技术。
它由丝绸制成,有不同的底色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