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在VR寒潮前夕还是疫情爆发前夕,谷歌和英伟达怎么想?

时间:2024-05-22 14:51:59 科技赋能

VR元年过后,中国市场迅速开始讨论VR是否已陷入寒潮。

企业家和投资者发出了许多负面信号。

新浪科技去年接触到了很多VR创业者,当时他们似乎都有着同样昂扬的姿态。

千万甚至上亿元融资的传闻不断,大公司的入局,媒体的炒作,都让创业者感觉自己站在了未来的最前沿。

但今年当他们再次接触这些创业者时,他们告诉新浪科技的不再是如何发展、占领市场的计划,而是如何生存、生存,以及能否坚持到年底的疑问。

甚至有投资人向新浪科技坦言,他们不再看国内VR项目,对VR创业公司非常谨慎地关注。

有人认为这种由火转冰的趋势是泡沫破裂的必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市场缺乏耐心和短视的表现。

上周,应极客公园邀请,新浪科技、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以及几位国内初创公司CEO来到美国进行为期7天的超频之旅。

创新者联盟,VR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方向之一。

从谷歌到英伟达再到VR内容初创公司,与中国不同,VR创业发源地美国更像是爆发前夕。

  苹果和谷歌的不同态度。

与中国不同,美国的VR创业几乎全部集中在内容领域。

早期,硬件系统领域也有像Oculus VR这样的初创公司,但现在大公司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创业者几乎都果断放弃了这个领域的创业。

“攻坚克难”并不是聪明企业家的做法。

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三星推出Gear VR,HTC发布HTC Vive,索尼首款VR产品PS VR也将于下个月发布,但VR距离大众市场还有点距离。

在此情况下,作为智能手机发展的两大推动者,谷歌和苹果在VR领域的动作更加引人关注。

苹果还在默默耕耘,等待市场成熟,然后产品一推出就改变行业的进程。

2017年,有媒体爆料苹果正在寻找VR相关的App工程师,并聘请了VR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人机交互中心主任Doug Bowman,还从Oculus和Oculus挖来了许多研究科学家。

其他的。

但说到VR和AR,苹果似乎对AR更感兴趣。

库克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AR将是苹果未来主要发力方向,而对于VR,他表示“这项技术未来也可能会启用”。

苹果在AR领域的诸多投资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使得谷歌变得更加重要。

谷歌此前推出的移动VR设备Cardboard,已成为众多中国VR创业者、手机厂商和山寨厂商的VR设备模板。

在今年的I/O大会上,谷歌宣布将推出全新VR平台Daydream,显然打算在VR领域走得更远。

“白日梦”正等待爆发。

据外媒报道,谷歌的Daydream平台和VR耳机很可能在10月4日的硬件发布会上正式推出。

市场的看法和预期是,Daydream是VR走向大众市场的重要一步。

在这次超频之旅中,我们还与Google Daydream团队进行了交流。

他们肯定地告诉新浪科技,VR是谷歌非常重要的业务方向,也将是谷歌未来5到10年的投资重点。

这对谷歌来说不是一个小实验,而是对 Things to do 的真正投资。

“VR是未来的计算平台,和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等一样,在信息输入方面变得越来越直观是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VR将是一个新的平台,但现在VR设备并不是很直观,也符合人类的感受。

” Cardboard的目的是教育市场,低成本和制作方式让更多人快速了解什么是VR,但低端的显示效果也给VR市场带来伤害,尽管Oculus VR、Gear VR、HTC Vive、拥有更好的显示效果、排他性和高昂的价格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天然壁垒,Android系统帮助手机厂商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搭建了通向智能手机的桥梁,谷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有着巨大的野心。

这次他们还是打算像Android一样走狼群路线,“在Cardboard之后,我们需要将VR体验大幅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让用户在VR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我们将提供一套标准和要求供手机厂商适配,同时也会集成SDK,让开发者“我们将更好地利用Daydream的能力和标准”,Daydream团队负责人表示。

据他们透露,今年将会发布一些Daydream标准的手机,包括谷歌自己生产的手机和合作伙伴推出的手机。

明年,将发布更多基于 Daydream 的硬件和内容。

到 2019 年,大多数 OEM 将嵌入 Daydream。

除了手机之外,体验比Cardboard更好的耳机和控制器也将推出。

经过谷歌认证的第三方可以推出相关硬件。

内容创业蓬勃发展。

美国VR领域的创业主要集中在内容上,团队大部分来自电影、电视和游戏。

这次我们在美国看到的LOOM.AI、Survios、Reload Studios都是典型代表。

LOOM.AI的创始团队来自好莱坞主要特效厂商工业光魔和梦工厂。

该产品只需要手机拍摄的正面人脸照片,即可在手机上为用户实时生成高度仿真的3D面部模型。

,而这个过程只需要大约20到30秒。

目前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VR内容的制作上。

Reload Studios 由《使命召唤》系列开发商IW的资深人士组成。

最新的好消息是Survios宣布他们的AAA VR游戏《Raw Data》成为全球首款单月销量破万美元的消费级VR游戏。

NVIDIA表示,在用户进入VR世界之前,VR必须实现7倍的性能提升,图像和声音同步,能够与环境交互,并顺应变化。

NVIDIA提供的VR游戏DEMO也带来不少惊喜。

游戏中不仅实现了声音同步,还可以实现头发、爆炸、粘性、碎片、弹道、烟雾等效果。

然而,大多数 VR 游戏都是基于 PC VR 的。

从体验上来说,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繁琐的硬件和线控。

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摆脱有线的控制,或许是VR的重要突破点。

不少VR初创公司预测,新浪科技明年或以后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在移动VR方面,除了硬件之外,谷歌也在内容、游戏、渠道等方面努力打造循环生态系统。

可以说,谷歌是各大厂商中最努力的,也是最有可能将VR推向大众市场的公司。

,并在Android上取得了一次成功。

如果谷歌在VR领域再次取得成功,对于中国VR创业者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可能是硬件和内容创业的真正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