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疼痛指数”更有意义

时间:2024-05-22 14:47:14 科技赋能

最初,以可穿戴设备为首的追踪设备主要集中在统计你的步数、行走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

然后他们开始计算心跳。

一些追踪器还尝试分析睡眠质量,尽管准确度有所不同。

健身追踪器几年前问世。

经过几年的发展,传感器现在更好、更便宜,算法也变得更先进。

但我想说的是,最重要的体能监测——至少对于跑步等有氧运动来说——却从未出现过。

我们称之为“疼痛因素”,是指运动时身体紧张、疲劳的时长和程度。

可穿戴设备如何测量疼痛指数?我们定期锻炼。

每天不同的锻炼时间、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不同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的压力水平。

因此,周一早上锻炼可能感觉就像小菜一碟,但周四下午锻炼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

我们想要关注的正是这种程度的痛苦。

也许持续有效锻炼的关键在于您识别疼痛程度、耐受疼痛并相应消除疼痛的能力。

当您感觉身体在燃烧时,您不需要任何设备来告诉您,但设备可以向您显示实时测试数据。

“疼痛指数”是一个相关数据。

因为它一般与日常疼痛的其他程度相关,所以“疼痛指数”的测量是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需要健身追踪器根据我们身体提供的简单信息来测量我们是否正在经历疼痛。

该算法需要知道我们那天吃了什么以及前一天晚上睡得如何。

运动时的心率也可能很重要。

疼痛指数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假设我们现在手腕上有一个健身追踪器,它显示从 1 到 10 的“疼痛级别”数字。

我们可以用这些数字做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它可以改变您通常衡量锻炼质量的方式。

您关注的不是配速、行走时间或距离等基本测量值,而是根据特定疼痛来查看锻炼的质量。

假设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运动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

那么,在您完成平常的步行距离或时间之前,您可能就已经达到了疼痛程度。

然后停止锻炼。

相反,如果你这几天身体状况良好,身体渴望锻炼。

那么也许在你完成平时的运动量之后,你的身体还没有达到平时的疼痛程度,那么你可以选择再运动十分钟。

它还可以起到激励您的作用。

假设您通常在公园跑步 35 分钟。

但是今天跑了5分钟就感觉有点累了,有点受不了了。

如果你知道,你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你坚持了下来。

然后你可能会想:“我以前也这样过,我知道我能完成。

”那么,你可能会继续前进。

按照同样的逻辑,痛苦(或很多痛苦)并不总是意味着收获。

许多人比平时锻炼得更努力(通常是因为锻炼不够努力而感到内疚)。

疲劳时拖动沉重的身体可能会让您面临受伤的风险。

其实最大的风险是心理上的。

如果我们在锻炼时太过用力、时间太长,我们一定会经历更大程度的疼痛。

锻炼后,我们记住的是疼痛,而不是今天额外跑的 30 分钟或 2 英里。

这种身心上的痛苦记忆,会让我们很难再接受体育锻炼。

而且,有规律、适度的运动远比痛苦的、不规律的运动要好。

可穿戴设备要持续改进,重要的或许不是简单地为用户提供时间、距离等静态数据,而是向他们传达可行且有意义的观点。

“痛苦指数”可能只是一个点。

这种新的测量方法是整合传感器和用户提供的所有基本静态实时数据,以生成对用户有意义的数据。

当然,更智能的设备可以理解这个生成的数据的含义,因此设备可能会提示:“马克,你今天的锻炼快完成了,我们去洗澡吧。

”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