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企业“浮肿”了!市场情绪高涨却没有业绩支撑

时间:2024-05-22 14:42:54 科技赋能

黄远王欣欣“智能穿戴概念?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一家被冠以“智能穿戴”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高管表示。

继手机游戏概念抢尽风头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又在资本市场掀起一波炒作。

据统计,今年截至上周,约16只智能穿戴股累计涨幅超过17%。

其中,上海新阳、丹邦科技、久安医疗、北京君正等个股同期涨幅均超过%。

某私募机构首席TMT研究员透露,虽然近期对相关概念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从研究结果来看,智能穿戴市场短期内尚未形成气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

时期。

市场情绪:在谷歌眼镜和苹果iWatch的“明星效应”下,智能穿戴概念似乎一夜成名。

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包括传感器技术提供商、硬件供应商、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公司等环节,但可穿戴智能设备归根结底是云技术与大数据融合的技术产品。

在国内A股市场,语音技术、声学业务、微投影、柔性屏、传感器、电池等技术或产品提供商,无论是已经实现还是只是蓝图,甚至还没有计划,都被冠以“ “智能穿戴产品”。

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语音技术领域的科大讯飞、声学领域的歌尔声学、微投影技术领域的水晶光电、柔性电路板(FPC)领域的超华科技、德润电子、Orbit、传感器领域的汉威电子、芯片领域的北京英见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企业间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本土龙头企业短期内仍难以涌现大众市场。

消费需求引导,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尚未成熟,作为“智能穿戴龙头股”的深圳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奋达科技”),顶着智能光环。

可穿戴概念,其11月累计涨幅达到0.13%,被市场认为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的是其短距离无线音乐、视频、数据传输、流媒体控制、智能网络接入以及基于的技术。

android/linux/ARM架构,可应用于多种无线设备。

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家庭背景下的融合。

但这并没有体现在公司财报中:奋达科技半年财报显示,电声产品主营业务结构营收2.22亿元,净利润1万元,同比增长34.3%;健康电器营收1.87亿元,净利润1万元,同比增长10%。

12月3日晚间,奋达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可穿戴设备产品尚未产生收入。

目前,可穿戴电子产品领域从业者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此外,公司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和消费偏好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产品市场拓展面临一定风险。

这则公告可谓是冰与火的世界。

12月4日复牌后,奋达科技连续两日跌停,一周内跌幅达22.91%。

12月13日小幅反弹,目前该股最高报价62.8元,跌幅0.88%。

或许与蝴蝶效应有关,智能穿戴概念股股价基本出现下跌。

与奋达科技类似,上海新阳进入12月后股价下跌,累计跌幅达22.63%。

12月18日该股最高报价为36.11元,跌幅为2.99%。

尽管12月6日,长江集团董事长李嘉诚的私人投资公司Horizo????n Ventures(HV)宣布向可穿戴设备制造商Misfit Wearables投资1万美元(约合1亿港元),智能穿戴设备该板块当日下跌3.63%。

%,主力资金净流出7.99亿元。

“虽然智能穿戴的概念不乏炒作,但相比之前的手游浪潮,已经算理性的了。

”上述A股上市公司高管向本报记者坦言,智能穿戴设备的炒作浪潮有起有落。

毕竟,它的估值还没有暴涨到百倍;原因可能是,首先,相比智能手机和手游,智能穿戴产品并不普及;其次,智能穿戴概念涉及范围太广,先进技术较多,导致流入资金相对分散。

目前还没有性能支持。

“很多智能穿戴概念股公司没有业绩支撑,市场鱼龙混杂,有的纯粹是概念炒作。

”前述TMT研究员直言,这与手游概念的真钱跑分收入不同。

虽然市场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期望很高,但目前还处于描述很好,但实际使用却没有那么精彩的阶段。

以中盈电子为例,其智能穿戴概念来源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UPS和移动基站中锂电池的管理和保护。

但其半年财报显示,总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6.93%,净利润同比增长1400万元,同比下降30.55%。

最新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26.5%,净利润2300万元,同比增长2.54% %。

营业利润增长慢于预期。

另一家拥有柔性电路板和柔性屏幕概念的公司Orbit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其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总营收1.09亿元,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41%和5.68%。

因布局智能穿戴蓝图,上海欣阳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欣阳”)11月累计涨幅约54.97%。

但根据其三季度财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8.61%,净利润6200元,同比下降20.34%年。

主营业务结构中,上海新阳半年度财报显示,化工产品实现收入1万元,净利润1万元,同比增长20%。

装备产品收入1万元,净利润1万元,同比下降26%。

2016年承诺投资的三个项目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财报称,“半导体封装表面处理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受半导体行业影响,下游投资意愿减弱。

尽管净利润下滑、投资项目不及预期、智能穿戴相关蓝图冲淡了业绩下滑的影响,但上海新阳仍引发市场热情。

上海新阳证实,晶圆TSV直通硅通孔制造技术是未来许多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包括智能穿戴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确实具有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该公司很早就洞察到了这一市场发展趋势,并在多年前就立项开发TSV技术产品。

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在向市场推广应用。

所谓TSV是指:由于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需要将处理器、GPU、内存、I/O和通信功能全部挤压到单个芯片中,因此需要采用硅通硅(TSV)芯片堆叠技术来实现理想的组件集成。

为智能手表提供芯片的北京君正在一份机构调查中报告称,智能手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看到特别酷、有粘性的应用。

北京君正预计11月累计涨幅73.23%。

进入12月,首周下跌22.38%。

第二周股价开始上涨,涨幅达42.05%。

就智能可穿戴产品的下游市场而言,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Kevin Restivo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很“年轻”,面临的问题仍然是,用户为什么需要它?对于所有涉及的公司来说,必须找到答案。

“从上游供应商的角度来看,疫情爆发期至少还要一年。

”上述A股上市公司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