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度】剖析中国VR产业! 2020年市场成熟

时间:2024-05-22 14:37:19 科技赋能

近日,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招商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

以下是《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给出的一些重要数据,中国VR产业年度投融资情况,以及中国VR产业投融资环境和趋势分析。

一、2019年VR产业发展(一)产业演进分析 虚拟现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VR于2018年首次提出,但尚未获得市场认可。

随着Facebook收购Oculus以及技术的不断完善,VR将在2019年迎来发展元年。

-2019年,VR处于市场培育期; -2020年,随着广泛的产品应用的出现,VR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行业对标准、相互兼容的应用、配件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对VR消费市场的了解将加深。

VR企业级市场将逐步开始发展;预计到2020年左右,虚拟现实市场将进入相对成熟期,硬件解决方案趋于融合,平台系统开源,大部分技术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内容支撑全面,应用场景完善。

,产业链逐步完善。

VR产业演进路线图(二)产业链全景 虚拟现实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应用和服务。

其中,硬件包括上游部件和中游设备。

零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光学设备、芯片和显示器;设备分为两部分,输出设备和交互设备。

输出设备,即显示器,包括头盔、眼镜、一体机等;交互设备,即捕捉反馈,包括动作捕捉、手势识别、声音感知等。

软件主要指信息处理系统,即计算处理,主要包括采集合成、渲染和物理反馈。

应用就是内容,开发不同的应用场景,生产多元化的内容,持续支持九大VR应用。

其中,企业级应用(2B)包括房地产、工程、零售、教育、医疗和军事;消费级应用(2C)包括游戏、直播和视频。

服务,即发行运营,包括平台发行、内容运营、销售渠道等。

VR产业链全景(三)市场发展情况 1、中国VR市场相对成熟,预测年将突破亿元。

中国虚拟现实市场总规模将达68.2亿元,仍处于市场培育期。

随着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S VR等产品的推出,今年将迎来VR的快速发展期。

基于对整体市场、产品成熟度、关键技术等指标的研判,某机构顾问看好虚拟现实的发展。

预计到2020年,市场将进入相对成熟期,规模将达到。

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

-中国VR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2. 2019年全球VR产业投融资概况 (1)近年来全球VR投融资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国内外对虚拟现实的投资已经非常火热,国外巨头科技公司都纷纷涉足VR/AR(根据报告的定义,下文将用VR代替VR/AR,泛将采用VR概念)。

2017年,全球VR领域共获得投资6.9亿美元,年度投资规模增至23.2亿美元,增速为. 2%,高于其他领域投资增速。

以下全球VR投融资规模及结构基于投资金额进行分析。

- 2018年全球VR投融资规模及增速图(2)从整体投融资结构来看,2017年与2017年VR投资主要偏向视频和游戏,年度投资增幅最大的主要是硬件由于硬件制造商Magic Leap的大量投资。

除融资外,投资更倾向于广告营销等变现价值较高的领域,以及技术价值较大的软件和解决方案。

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每年广告/营销投入占VR领域总投入的8%。

虽然比例不高,但增速却是惊人。

0%,仅次于硬件链路。

广告/营销更贴近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变现价值,吸引了更多的境外投资意向。

-2017年全球VR投融资规模结构图对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7年融资最多的领域是硬件环节,包括硬件输出,如VR眼镜、头盔、控制器、耳机等,以及输入端硬件,例如动作捕捉。

和识别技术。

年度投融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流向硬件端的资金大幅下降,从2017年的50%下降到26%;而流向应用和内容制作的资金则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28%上升至28%,占2018年的46%,包括游戏、视频、教育、直播等。

其中,应用融资中,游戏占比占比最大,其次是视频;企业级应用中,教育融资最为突出;硬件融资中,暴风魔晶最大融资额为2.3亿元;其他的基本都是几千万。

目前单纯筹集硬件资金比较困难。

能够获得融资的硬件厂商基本都是提供“硬件+内容+平台+服务”的全生态企业;软件融资中,融资金额较大的是赛欧比弗,融资金额达1万元。

元,其他融资金额在百万至千万元之间,涵盖环境融合、人脸识别、手势等多项技术;解决方案融资重点关注互动解决方案、全景视频等;而服务融资则侧重于平台和分销,融资金额基本在万元级别。

——2019年全球VR细分产业链投融资规模对比 表3. 2019年中国VR产业投融资情况 (1)2018年中国VR投融资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现实中,VR也受到资本的追捧。

热点地区。

国内VR年度投资规模21.8亿元,投资案例共60个;全年投资规模已达49.8亿元,出现一轮轮投资案例,且投资规模不断增长。

4%,投资轮次增加。

7%。

- 2018年国内VR投融资轮数及增速图表 (二)投融资结构 从国内投融资情况来看,投融资轮次统计更能描述行业投资情况。

1.按产业链环节统计投融资结构。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VR投融资领域主要包括硬件、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等。

-2018年国内VR投融资规模结构对比图(按投融资轮次划分)。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年融资最多的领域是硬件环节,包括硬件输出,如VR眼镜、头盔、控制器、耳机等,也包括高端硬件输入,如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

年度投融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流向硬件端的资金大幅下降,从2017年的50%下降到26%;而流向应用和内容制作的资金则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28%到2018年的28%,再到当年的46%,包括游戏、视频、教育、直播等。

其中,应用融资中,游戏账户占比最大,其次是视频;企业级应用中,教育融资最为突出;硬件融资中,暴风魔晶最大融资额为2.3亿元;其他的基本都是几千万。

目前单纯筹集硬件资金比较困难。

能够获得融资的硬件厂商基本都是提供“硬件+内容+平台+服务”的全生态企业;软件融资中,融资金额较大的是赛欧比弗,融资金额达1万元。

元,其他融资金额在百万至千万元之间,涵盖环境融合、人脸识别、手势等多项技术;解决方案融资重点关注互动解决方案、全景视频等;而服务融资则侧重于平台和分销,融资金额基本在万元级别。

-2018年国内VR投融资轮次对比表。

2018年国内VR产业链环节融资结构图。

2018年国内VR应用各领域融资结构图。

图2.按项目轮次投融资结构统计。

国内VR融资主要包括种子轮和天使轮。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2019年VR投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

天使轮和种子轮属于前端投资,几乎占所有融资的一半。

这说明国内VR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一半的VR企业仍处于初步积累阶段,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2019年国内VR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项目轮次结构图。

VC/PE机构投资多为天使轮,且大多持谨慎态度。

与上市公司的大规模布局相比,国内VC/PE机构投资VR行业的数量和规模总体较少。

VR作为新兴技术和产业,短期内无法实现成熟的盈利模式,初创企业失败率较高。

越高,风险越大,投资机构的布局也相对谨慎。

VR领域的机构投资大多为天使投资,投资金额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

2017年国内VR项目融资类型结构图 2016年国内VR企业直接投资部分案例 四、2019年中国VR产业投融资环境及趋势分析 (一)VR产业投融资环境分析 1.A多项鼓励政策出台带动VR投融资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代表,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一系列的引导政策为我国VR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文件,强调超前部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筑新领域先发优势。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项前沿技术做出了明确规划。

强调要突破虚实融合渲染、真三维渲染、实时定位配准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工业、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专业化、大众化的演示应用培育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

此外,《“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年)》等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均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VR产业发展。

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从宏观上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VR的发展初期。

只有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VR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注入强大的信心。

2、证监会限制对VR投融资活动的进一步监管。

今年5月,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跨境成长,涉及VR、游戏、影视等四个行业。

还表示,将重点核查影视、VR等热门虚拟经济并购行为。

证监会的举措确实对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产生了影响。

大量公司要么退出,要么开始对投资VR初创公司持谨慎态度。

虽然证监会并没有阻止上市公司投资VR的所有可能性,但只是阻止了有跨境投资的公司。

不跨境的公司仍然可以投资VR。

不过,证监会的一系列规定进一步规范了VR投资。

由此产生的连锁效应是,更多的天使投资人或投资者进行A、B轮融资将进一步降低对VR行业的热情。

VR初创企业想要获得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二)投融资趋势分析 1、VR行业投资重点从硬件转向内容。

从VR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未来的应用是VR产业的引爆点。

VR应用场景多种多样。

消费级应用,即2C应用,是最贴近市场的应用,也是最容易推动市场爆发式发展的动力。

其中,游戏是VR最先推出的应用。

他们拥有最好的消费基础,也最容易培育。

杀手级应用程序。

2B应用需要企业、政府等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推动。

目前,房地产、工程和教育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企业级市场的应用。

未来VR产业将更多地从应用中爆发,进而带动硬件的落地和发展。

纯硬件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 2020年国内VR应用各领域发展预测图。

从国内资本的关注度和活跃度分析可以看出,VR行业的投资重点已从硬件逐渐集中到内容端2019年,输出硬件市场参与者足够多,门槛低。

一旦巨头开始做,小企业就会被吞并。

因此,VR硬件投资的早期机会很小。

更多小型VR硬件公司开始转型为内容分发平台。

、内容原创制作、内容投资合作等环节更加贴近变现。

投入企业较少,技术要求较高。

VR应用和内容提供商开始受到资本青睐,但目前还没有重磅应用产品。

未来随着重磅应用的出现,应用将带动硬件的落地和发展,整个VR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2、掌握VR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遵循摩尔定律描述的发展规律,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等虚拟现实关键部件的性能将快速提升,包括谷歌、微软、索尼等领先科技公司也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VR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下图中,纵轴代表技术受到的关注程度,横轴代表技术发展的时间。

一般来说,右边的技术比较成熟。

分析目前VR领域的主流技术,传统显示已经成熟,光场显示、全息显示技术成为关注热点;显卡性能已跨越性能瓶颈,进入稳定发展期; VR一体机性能不足,无线传输技术正处于转型期蓬勃发展。

技术进步将对VR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目前,处于技术启动后期、过热期、冷静期的技术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VR技术发展路线图 从国内资本的关注度和活跃度分析,VR行业的投资重点已逐渐从硬件转向内容。

输出硬件市场参与者充足,门槛低。

一旦巨头开始做,小企业就会被吞并。

因此,VR硬件投资的早期机会很小。

更多小型VR硬件公司开始转型为内容分发平台。

、内容原创制作、内容投资合作等环节更加贴近变现。

投入企业较少,技术要求较高。

VR应用和内容提供商开始受到资本青睐,但目前还没有重磅应用产品。

未来随着重磅应用的出现,应用将带动硬件的落地和发展,整个VR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从VR技术资本的热度来看,除了从硬件转向应用之外,资本对于核心技术的偏好依然没有改变,因为投资技术型企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内生价值,可以被资本挖掘。

肯定是因为过去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投入和积累,特别是公司在一些关键技术节点上,比如屏幕、传感器、跟踪、视频流处理、视频拼接、声音处理、引擎、交互、全景等。

视频和 VR。

App开发等,国内这部分深度开发很少,资金流入困难。

3、VR行业投资将从天使轮等早期阶段转向后期阶段。

从投资阶段来看,VR投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

天使轮和种子轮是前端投资,几乎占所有融资的一半。

国内VR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一半的VR企业仍处于初步积累阶段。

随着行业的成熟以及早期项目“模型验证”的完成,未来投资的重点将从种子轮、天使轮等前端投资转向后端投资。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