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可穿戴设备和集成电路(IC)行业发展迅速,但该领域的许多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在开始技术研发时都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企业只有在产品即将上市、寻求投资或并购时才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那么,可穿戴设备和IC企业应该如何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呢?笔者认为,每个企业从一开始就应该制定知识产权规划。
在开发新产品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花大量时间进行技术研发,而是尽快制定知识产权计划,了解相关技术。
发展现状并识别潜在的侵权风险。
可穿戴设备和IC公司开发出相关技术后,需要明确最终发明或其他创新成果的归属。
与他人合作时,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并且员工、承包商或顾问执行的任何工作都必须在签署书面协议的情况下进行。
无论是与员工还是与承包商或顾问签订的协议,公司都应明确确定研发成果的所有权,并包含有关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
除非有明确的协议,严格界定各方的权利,否则应尽量避免任何侵犯知识的行为。
财产权的“共同所有权”。
尽管“共同所有权”看似公平,但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每个共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专利技术或授予专利许可,并且收入不需要与其他共有人分享。
即使是相对成熟的公司也应该定期审查其知识产权计划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公司不断变化的需求。
目前,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五种基本形式,即专利、版权、商标、掩模作品、商业秘密。
美国承认文本和视觉作品的版权,包括源代码和目标代码、图形设计和技术图纸。
尽管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不需要注册即可受到保护,但注册可以更轻松地执行许可,并允许权利所有者针对注册版权索赔追偿法定损害赔偿金和律师费。
2006年,根据《半导体芯片保护法》(SCPA)法规,美国的版权保护范围扩大到集成电路设计。
欧盟、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法律法规。
根据SCPA规定,芯片的拓扑结构可以作为“掩模作品”向美国版权局申请注册,以图案形式展示芯片设计。
注册成功后,拓扑图有10年的保护期。
芯片的功能特性应以专利的形式得到保护。
如果可穿戴设备设计独特,该如何保护?设计专利可以保护产品或服务的其他非功能性元素。
外观设计专利可能涵盖整个可穿戴设备产品、表面图案或某些装饰特征。
一般情况下,有创新设计的企业可以基于以下三个要素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是防止其他企业假冒其产品,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为假冒产品是正品设计;第二,防止竞争对手出售更换零件或备件;第三,保护区别于其他竞争产品的独特设计元素。
在苹果与三星的专利战中,苹果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赔偿,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三星侵犯了其圆角矩形边框的设计专利权。
对于可穿戴设备或IC公司来说,如果技术中的创意部分是隐形的,侵权或抄袭难以察觉,他们可以考虑以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这些元素。
一旦已知即可轻松改进的要素也可以考虑进行商业秘密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穿戴设备和IC领域,逆向工程的使用非常普遍,它并不违法,而且逆向工程是防止商业秘密被盗的有力防御手段。
此外,商业秘密的所有者有责任证明商业秘密受到合理保护,并始终采取措施控制访问。
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很困难,尤其是在员工流动率较高的行业。
Jawbone于2016年5月27日提起的诉讼备受关注。
在本案中,Jawbone 在加州起诉 Fitbit,指控 Fitbit 雇佣 Jawbone 员工并鼓励他们在离职时窃取公司信息。
为防止此类行为发生,公司应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提醒他们员工协议中有关知识产权所有权和员工保密义务的条款。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企业也纷纷针对新兴技术展开专利布局。
对于可穿戴设备和IC公司来说,应该尽快识别出最关键的创新,围绕公司最商业化的产品和功能构建战略专利组合,这必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专利是一种资产,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带来真正的价值。
公司应该在知识产权规划上投入时间和金钱。
在提交专利申请之前,可穿戴设备和IC公司应对现有技术进行专利检索。
这不仅可以避免重复研发,还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现有的技术壁垒,找到新的技术突破。
企业在提交专利申请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企业现有的产品,还应考虑到其他人可能绕过该专利进行周边设计。
即使公司不打算生产替代品,在提交专利申请时也应将替代品纳入保护范围。
这样,专利公开后,其他人就无法获得替代解决方案的专利权。
目前,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国内有关部门应考虑利用专利组合策略,加快这些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的关键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授权。
例如,美国专利商标局就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专利申请开放“通道1”进行优先审查,这样可以保证这些专利申请从审查到授权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随后,专利权人可以以授权专利为跳板,通过全球专利申请高速公路及类似条约,尽快获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权,从而快速打造高质量的专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