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只认骁龙845?顶级芯片未必是最合适的

时间:2024-05-22 14:27:22 科技赋能

技术成熟后,国内手机市场普遍变得浮躁。

因此,当大多数消费者开始看重性价比时,顶级的产品就成为手机研发的首要因素。

消费者认知也仅限于:只有搭载骁龙或移动平台的手机才是旗舰手机。

但抛开用户体验一味追求高配置其实并不是最优方案。

高通新发布的骁龙移动平台并不处于尴尬的境地,只能作为替代品。

从官方的一些数据来看,虽然三款芯片分别属于系列和系列,各方面的配置也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明显拉开地位上的差距。

尤其是后来发布的Snapdragon和Snapdragon移动平台,甚至使用了Kryo?系列的CPU核心、Adreno?系列的GPU核心、Spectra?系列的ISP核心。

Snapdragon平台的发布填补了系列之间的差距,也意味着不同系列之间的性能差距正在缩小。

刻意弱化不同系列之间的差距,缩小性能代沟,并不完全意味着高通在突破性能上限方面放慢了脚步。

更多的是出于宏观技术研发规划和长远战略部署考虑。

硬件分割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硬件的有效利用率。

从厂家到消费者,这种策略都比较合理。

旗舰的光环确实很耀眼,骁龙也确实有能力为安卓手机带来最强大的性能。

然而手机的构成复杂,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无法与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

而强大的性能必然会带来更高的能耗,而能耗的增加必然会影响手机的发热和续航。

此外,顶级芯片带来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了取悦消费者,制造商使用最优质的芯片并以中档价格出售。

从参数上来看,确实性价比很高,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他部分的成本压缩也会对手机的整体体验产生不小的影响。

从屏幕质量和机身材质到降噪麦克风和振动电机,节省成本的方法有一万种,但每一种都会降低用户体验。

事实上,在针对不同手机调整策略后,在隐藏手机标志性外观、盲目测试游戏性能后,用户很难猜出上述三款芯片中哪一款是自己手中的手机。

虽然目前的手机性能还远未达到“性能过剩”,但这三颗芯片的性能足以流畅支持当前游戏的高画质运行。

如果你在长时间玩“吃鸡”手游时,或者在运行《崩坏3》时注意到一些帧率波动,那么这些偶尔出现的滞后更可能来自于手机厂商的算法调优。

因为为了平衡发热和功耗问题,手机很少会八个核心全满帧运行。

因此,就目前的游戏体验而言,手机厂商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硬件调度算法以及对热门游戏的针对性优化。

所以尽管跑分数据存在明显差距,但实际上这三款芯片在日常使用中的表现并没有拉大性能差距。

在客观因素的制约下,骁龙和骁龙平台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在这种情况下,更便宜的Snapdragon平台更有优势。

牺牲一些峰值性能后,换取能耗和AI方面的增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对于手机来说,追求峰值性能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虽然骁龙的数据在基准测试结果上相对较差,但日常生活并不是关于基准测试的。

如果没有过重的配置要求,追求顶级芯片并不一定有助于提升手机的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最新消息,李凯馨在微博上透露了自己新车型的一些信息。

很可能他已经开始着手Snapdragon平台的布局。

他的下一款新手机N7 Pro也很有可能搭载Snapdragon平台。

根据以往的信息来看,这款新机或能在性能与价格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但具体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