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度一路走高。
从年初的美国CES到上周的IFA,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今年各大消费电子展上备受关注的重要展区,厂商纷纷秀出了各种噱头产品。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得益于近年来基于3G/4G的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快速发展。
高速便捷的网络连接能力也让更多应用和服务的互联网化成为可能,激发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更多关注。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渗透率已经趋于饱和,可穿戴智能设备成为厂商争夺的下一个处女地,无论是国外的苹果、三星、LG、索尼或者国内的小米、华为、TCL等,都已进入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
业界对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充满期待。
据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从今年的1万台增至1.35亿台。
CCS Insight估计,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87%将是腕部相关产品,其中包括10,000个智能手表和10,000个智能手环。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被看好,但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从手环到手表再到眼镜,但总有“雷大雨小”的情况。
Canalys统计显示,上半年可穿戴手环全球出货量已达1万只,仍是最重要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人们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苹果。
消费者希望苹果能够继续引领科技行业的潮流,创造出最酷、最引人注目的产品。
竞争格局中的厂商也希望苹果的产品能够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标杆,有助于建立新兴市场,加速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
随着正式发布,这款万众期待的苹果产品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哪怕它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叫iWatch,但是Apple Watch,哪怕它真的有18K富贵金版本(也够了),依然让无数果粉兴奋不已。
Apple Watch仍然具有传统的外观设计,但系统界面和功能设计并不传统。
它具有蓝宝石表面,可以无线充电。
主界面由一系列原型小图标组成。
虽然支持触摸,但创新的数字表冠将负责主要操作。
,提供闹钟、手表等一系列提醒功能。
通过连接iPhone,还提供信息查看和回复、Siri、拨打和接听电话、控制摄像头拍照等功能,可以监测和记录用户的生理健康数据,并向第三方应用开??放。
确实,正如库克在 6 月份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说,与 Google Glass 等头戴式设备相比,手腕上的产品看起来更自然。
不过,兴奋过后,冷静下来想一想。
Apple Watch可以在手机上播放音乐,并通过振动功能通知用户有新消息。
但如果用户真的可以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来完成这些操作,那他为什么还需要它呢?使用手表来完成这些事情。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用户对新产品的热情能否支撑他们坚持使用功能重复、屏幕较小、交互性较少的智能手表?即使它是苹果手表。
这是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的普遍问题,也是苹果等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携带手机的习惯,却不再有戴手表的习惯。
除非这些戴在手腕上的新玩意能做到手机上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很难让消费者对可穿戴智能设备产生真正的印象。
Apple Watch能否像iPod、iPhone、iPad一样成为真正改变行业的伟大产品?作为忠实的苹果粉丝,我并不那么乐观,但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