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苹果被指创新衰退,但传闻中即将开发的iWatch仍然成为IT领域最值得期待的产品之一。
虽然手表行业的特点是低成本、高附加值,但相信苹果并不是因为这个才开发iWatch的。
有传言称,iWatch 将运行完整版 iOS,而不是像 iPod Nano 那样的简化版操作系统。
针对 iWatch 优化的 iOS 目前正在开发中。
近两年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为行业中最受欢迎的产品,无论是销量还是关注度都远远超过传统PC。
有关PC行业陷入低迷的传言不断。
全球几大PC厂商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寻求退市以求突破。
这些迹象是否预示着未来IT市场将由手机和平板电脑主导?我认为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
经过几年的发展,移动设备信号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G出现后,那些号称长途漫游降价的套餐瞬间消失,每月价格上涨10元。
能够发送短信已不再罕见,尽管屏幕很大,但有关互联网访问速度慢的抱怨也少了很多。
平板电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它们的流行完全是因为苹果的 iPad。
这款产品在体验上确实与传统PC有所不同。
其超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苹果系统即使一年不关机也很少出现问题的事实,让其他平板电脑也发挥了优势。
现在业内有声音称平板电脑将取代传统PC。
如果大家都知道EPC普及之后上网本的结局是什么,就不会抱有如此过于乐观的预期了。
现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与2G相比,3G网络在速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资费也开始下降。
如果有一天,云计算、云存储以及更快、更便宜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普及,用户手中的终端设备性能可能会不一样。
现在重点来了。
届时,终端设备将需要较长的电池寿命、便携式显示和方便的通信。
终端设备更多的是向用户呈现计算结果,未来更小的设备可能会变得流行。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表电脑ENIAC有几个房间那么大,但仅仅67年后,手机自带的计算器功能就比那台电脑还要快。
因此,没有人能够预测五年后IT行业会出现什么新产品,但我们可以大胆期待,甚至想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毫无疑问,未来投影键盘将在移动设备上越来越流行。
目前正在研发或已经投放市场的投影键盘、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机等都属于移动设备。
据TechRepublic统计,虽然很难预测未来,但从零售巨头WM Morrisons的销售数据来看,未来五年移动设备仍将占据全球主导地位,而如果传统PC的性能没有突破的话,市场销量将继续下降。
虽然不会被移动设备取代,但厂商将不得不考虑加大在移动领域的投入。
从目前厂商的动作中不难看出这一趋势。
苹果依靠iPad和iPhone帮助公司现金流创下历史新高,而微软等传统软件帝国也纷纷推出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迎接移动时代。
计算机设备和游戏机也将引入新技术。
半导体材料的CPU性能已基本达到物理极限。
不太可能显着提高性能。
现在厂商也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提高电池寿命上。
能力,移动设备处理器当然是提高电池寿命的正确方法。
如果是桌面设备或者大型服务器,提升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
与此同时,存储设备的容量也受到信息量爆发式增长的挑战。
当使用传统技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时,逐渐遇到瓶颈。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在人类基因序列中,1克的重量可以包含数十亿千兆字节的数据,1毫分子的信息存储空间可以包含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书籍,而且还有更多。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合成生物学家乔治·丘奇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DNA信息归档系统,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信息存储。
其误码率性能达到了当前DVD的水平。
级,信息密度远高于硬盘。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密集、最小的存储系统。
尽管成本仍然非常昂贵,但生物存储技术不再只是一个想法。
生物芯片将极大地提高当前计算机的性能水平。
目前,生物计算机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它们的计算速度比最快的巨型电子计算机快许多倍。
然而,计算结果的提取和信息交换仍然是大问题。
从生物计算机中提取少量数据需要一周的时间,而这个数据量对于传统计算机来说真的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
美国环球影城的一些场景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
苹果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电脑电源适配器的磁性设计。
未来几年,仅靠细节可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更多更新、更震撼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将会提上日程。
增强现实技术(AR)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工业设计领域,但未来的游戏机或PC设备可能会引入该技术,使视觉效果比3D技术更具冲击力。
美国环球影城的一些场景采用了增强现实技术,效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总结:IT设备形态的变化是基于技术的进步。
例如,最旧的笔记本电脑重 12.6 公斤。
今天,即使是台式电脑也可能会笑。
如果移动设备想要变得更小,就必须依赖更小、更快、更省电的处理器。
只有智能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高速无线网络的跟进,才能进一步削弱应用对移动设备终端性能的依赖。
未来IT产品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基于性能和体验的整体提升。
技术的进步一定会带来体验的提升,而体验的提升也依赖于外观和应用性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