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启动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装备产业第二批扶持计划申报。
图为第十六届高交会机器人表演舞蹈表演,吸引市民围观(资料图)。
“我距离临界点只有一个转折点,我可以连接一切。
”一年前在深圳举办的一次茶会上,博通大中华区总裁李廷伟表示,博通将加速推出各种领先的连接技术,拓展以太网技术,增强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共享博通的商机。
深圳创新企业“智慧社会”。
李廷伟的讲话非常恰当。
他喝茶聊天的南山区是深圳智能穿戴产业的中心。
更受欢迎的市场背景是,深圳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新兴产业正在迎来政策爆发。
四大新兴领域有望“解渴”。
3月3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启动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第二批扶持计划申报工作。
与支持方式相比,这次主要是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
这也是自去年底《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深圳相关产业获得的又一政策利好。
据介绍,本次扶持计划的主要对象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检测仪器四大领域的相关企业。
具体来说,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辅助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高精度减速机、新型传感器、伺服控制、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智能电子制造、自动化物流、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成型及3D打印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服务机器人领域重点关注家政服务、手术、医疗保健、特种检测等应用领域,重点支持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危险场合和特殊行业特种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需求。
可穿戴设备领域重点关注信息娱乐与社交共享、医疗健康监测、运动健身、军事与特殊用途等应用领域,重点支持新型可穿戴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检测仪器领域聚焦生命健康、环保、海洋、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支持智能生命信息检测和生态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专业领域仪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特种材料开发的高端物理测试。
深圳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一位工作人员昨日告诉记者,凡是在深圳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愿意接受股权投资的非上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装备产业公司,均可报名参加参加。
融资方式以股权投资为主。
根据规定,本扶持计划采用股权投资方式资助符合条件的企业。
政府主管部门引入社会专业股权投资机构作为合作单位,为拟投资企业进行股权评估、股权谈判、股权价格确定。
财政资金与合作股权投资机构以“同股同价、同进共退”的方式共同投资拟投资企业。
项目退出时机由合作股权投资机构判断。
退出时机成熟时,合作股权投资机构与项目单位协商提出退出方案,财政资金和合作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资金同时退出。
财政资金原则上按照合作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额1:1的比例向项目申报单位提供。
单个项目财政资金50%用于股权投资,50%用于直接补贴。
其中,财政资金股权投资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最高投资金额为1万元;财政直接补助资金按照现行未来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直接补助资金只能用于申报项目投资的固定资产。
政府与企业携手,抢占蓝海有利位置。
事实上,为了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蓝海中抢占有利位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市场规划、政策引导等方面都提前做好了粮草准备。
”深圳智能穿戴终端产业走在国内前列,蕴藏着巨大商机,我们计划加快相关无线连接产品的研发,力争赶上这波智慧产业浪潮。
”李廷伟所在的博通是一家物联网和科技公司。
可穿戴设备应用无线连接技术的领导者。
今年以来,公司明显加快了推出移动互联网新产品的步伐。
去年12月3日,《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年)》和《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公布。
深圳计划未来7年每年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城市。
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创新基地、服务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
听起来轻资产的建议微调申请门槛。
位于深圳松岗的圆融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表示,目前政府相关的产业扶持计划对于机械设备等重资产的申请者要求更加严格。
而目前从事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民营企业约有70%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且大多为轻资产企业。
为了金融资金的安全,政府也会看中企业的重资产比例。
这种“轻重的矛盾”,让很多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小企业被挡在了政府红利的门槛之外。
“我们希望政府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出台更加灵活的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