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础系统建设已完成全球服务将于今天开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利好消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行业或将最先受益。
北斗提供哪些具体服务? “北斗三号基础系统建设完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从区域性扩大到全球性,北斗系统正式进入全球时代。
”官方宣称北斗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北斗系统的全球时代。
习惯了GPS的人似乎对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的消息并不感到兴奋:对我来说,北斗系统只是导航系统的替代品。
那么,北斗系统成军、提供全球服务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吗?众所周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就开始发展。
按照先主动后被动、先区域后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
,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的道路。
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
除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外,北斗系统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公众号对北斗系统的评价: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自主运营、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享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20年推出。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发布会上透露,北斗三号基础系统建成后,将为全球提供服务和服务。
将推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基于北斗的高速高精度智能驾驶汽车预计2019年推出。
冉承其介绍,目前有道路运营车辆1万辆、邮政快递车辆3.56万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100条内河导航设施,全国100个北斗海上导航设施。
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变形监测系统,确保安全运营。
中国销售的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
北斗预装车辆超过10000台。
基于北斗高精度技术的智能驾驶汽车预计将于2020年上市。
此外,北斗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和授时服务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无人系统应用的重要助推器和无人机。
因为这些无人系统,其运动控制和规划实施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位置的规划、测量、校正、调节、匹配等,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主要涉及机器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和思维的模拟应用。
它是一种跨越物理分支的感知技术。
关键是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驱动,设备可以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