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秋季发布会的结束,Apple Watch产品线也迎来了Serise4升级。
作为苹果第四代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 Serise4(以下简称“Watch4”)相比前三代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升级,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在宣传方面,苹果也一改以往的“功能为王”,转而突出其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体现了Apple Watch产品线思维的转变。
随着Watch 4的推出,不少朋友在微信后台留言询问新手表的体验如何?与市面上的手环产品相比,智能手表有什么区别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次Apple Watch Series 4评测将重点关注新手表的升级和体验,以及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购买建议。
希望读完本文后,您能够对智能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清晰的认识。
Apple Watch 的全面屏时代 说起 Watch 4 最明显的三个升级,无疑是屏幕、传感器、数字表冠。
在 Watch 4 上,手表正面的 Force Touch(压力感应)显示屏终于变得更大了。
两款表壳尺寸由原来的38/42毫米增加至40/44毫米。
表带仍然与前几代相同。
虽然尺寸增幅不大,但由于屏幕从第三代使用的直角屏升级为类似iPhone的圆角屏,表盘的显示面积增加了约30%十、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更大屏幕、更高屏占比的提升让Apple Watch进入了“全面屏”时代,更大的显示面积也让浏览更加舒适。
Watch 4的背面完全由陶瓷材质制成,中间的光学心率传感器也采用了新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铝制版背面的传感器表面终于采用了与不锈钢版相同的蓝宝石玻璃材质,在观感和耐用性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为Apple Watch标志性的数字表冠,这次还加入了“触觉反馈”,采用振动感应电机来模拟按钮按下和回弹的振动。
同时,表冠表面与手表背面的金属环共同构成电极心率传感器,可以实现发布会上提到的ECG(心电图)功能。
(全球预计年底仅支持美版,中文版还很遥远。
)此外,Watch 4的麦克风也从与扬声器同侧移至了扬声器一侧。
表冠和电源按钮的中间。
这样可以避免扬声器和麦克风之间的干扰,并且更容易扬声器区域也使手表的外部声音更大。
续航方面,经过苹果第四代的“艰苦”努力,续航水平依然是第一代的18小时。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我很少开启“体能训练”模式来使用大功率GPS+心率传感器,所以一次充电使用两天问题不大。
只是为了续航而放弃健康监测得不偿失。
总之,Watch4无论在外观还是功能上都比前几代有了显着的进步。
对于Apple Watch老用户来说,升级的动力还是很大的。
功能是智能穿戴的核心,但对于大多数从未使用过智能穿戴设备的人来说,智能手表的魅力何在?与传统手表和智能手环有什么区别?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智能手表虽然名字中有“表”字,但本质上和智能手环属于同一类智能穿戴设备,更注重软件和功能。
即使是价值数万的豪华机械手表也只能是时计精湛工艺和佩戴者身份的象征,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则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监测身体状况等功能。
但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软硬件迭代频率比较快,过高的定价很容易给用户带来升级负担,因此很难达到传统机械手表的天价奢华。
Watch4上保留了前几代人熟悉的收发微信消息、音乐控制、运动测量、日常健身记录等功能。
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Watch4的新功能。
首先是自动识别训练项目。
开始运动(如跑步、快走)后,Apple Watch 可以智能提醒你,并默认给出两种运动类型。
点击记录后,会与之前完成的运动量一起累计。
另外,Siri 还新增了“抬腕说话”功能。
您只需抬起手腕并将手表放在嘴边即可开始与 Siri 交谈,而无需说“嘿 Siri”。
不过实际测试中成功率并不算太高,而且 Siri 也不算太智能,实用性也不算太高。
至于早期手表的公交卡发放功能,笔者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雅。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所以地铁闸机或公交刷卡机都在乘客的右侧,刷卡更方便。
不过,大多数人通常都会将手表戴在左手腕上,以免妨碍行动。
这就导致刷手表时身体呈现出极度“扭曲”的姿势,非常不方便。
遗憾的是,发布会上重点强调的心电图测量功能,因为只通过了美国FDA认证,所以年底才在美国上市。
国行版本虽然有硬件支持,但软件上不会添加该功能。
。
此外,watchOS 5还具有Walkie-Talkie功能,但由于该功能基于FaceTime Audio,因此在国内无法使用。
为此,速途网专门联系了苹果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官方态度十分强硬,称“所有国行版本均以苹果中国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官网未提及的信息是‘不是’,无论发布会和网上如何报道,都不代表实际情况。
”所以我想提醒那些想购买国行手表4的人,不要因为这些就贸然购买。
新品发布会和媒体报道中都提到了功能。
智能手表是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跨界产品。
既然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都属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范畴,那么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形式上的差异。
智能手表往往具有传统的“表”外观,凸显装饰性;而智能手环往往具有“腕带”的外观,强调贴合感和无佩戴感。
。
更简单地说,手表比手链大。
在功能方面,更大的机身尺寸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更大的电池和更多的组件。
这让智能手表成为手机的克隆,独立完成收发微信消息、记录运动状态、拨打电话等功能,而手环则受限于机身窄小、输入方式困难等问题(缺乏触摸屏,某些手机甚至没有屏幕)并且依赖您的手机来实现大多数功能。
最直观的感受是:使用手表时,可以通过手表处理简单的信息;使用手环时,手环只负责后台肌肉运动状态和消息提醒,大部分操作仍然需要拿出手机。
在装饰方面,相比于女性“戴金戴银”,手表几乎成为男士手腕上最重要的装饰。
外观接近手表,注定要占据手腕上最显眼的位置,这也让智能手表肩负起了手腕装饰的功能。
无论是表盘还是表带,都能成为时尚的诠释,这也促使不少智能手表与潮流奢侈品牌合作,打造出类似Apple Watch X Hermes的定制款式。
功能性与装饰性的跨界融合,也让智能手表的价格更加昂贵。
对于苹果来说,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当然不能选择“默默无闻”的手环,因此智能手表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表和手环的价格差距是手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什么值得买的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你需要一款功能齐全的智能穿戴产品,可以考虑智能手表;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智能穿戴设备短期内不会有太大作用,只想购买简单的计步、提醒、刷公交卡功能,那么功能相对单一的手环也可以可以换取更长的待机时间。
产品定位的变化回到主角Apple Watch Series 4,产品思路与第一代有很大不同:Apple Watch诞生之初,各种功能似乎预示着“手机终结者”的到来在未来的世界里。
很多人蜂拥加入智能手表阵营,却发现它只是一个“手机伴侣”。
到了今天的Series 4,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智能手表的习惯,没必要以追求大而全的功能为噱头。
而是用“健康卫士”的口号,将“健康”的刚需与智能手表紧密结合。
这也使得Apple Watch Serise4,拥有可穿戴设备中最好的屏幕和硬件性能,以及丰富的软件功能,可以说将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新增健康监测功能,实用性远高于上一代。
质的飞跃。
但由于国行版本缺少心电监护、对讲机、FaceTime音频、eSIM等核心功能(仅在联通部分城市“试运行”),因此消费者无法使用国行版本的全部功能。
产品。
被阉割的Apple Watch无法带来优于竞品的体验,导致智能手表很难在短期内成为用户的“必需品”并达到智能手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