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作为运动健身爱好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佩戴了Fitbit Surge智能手表。
他戴着这款手表出席各种政治和社交场合,同时也充当了这家公司的超级广告。
2019年6月18日,美国智能手环制造商Fitbi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过60亿美元。
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科技公司蛰伏了8年,终于迎来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爆发。
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7.45亿美元,净利润1.31亿美元。
其设备累计销量已超过 10,000 台。
市场份额为34%,位居智能手环市场第一。
Fitbit的上市无疑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火爆的典型例子。
我们看到包括苹果、谷歌、阿迪达斯、思科、耐克、华为等商业巨头已经进入这个市场。
据IDC预测,每年全球可穿戴运动健身设备出货量将从1万台增至1万台,而Radiant Insights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与可穿戴设备相关的运动健身行业收入为35亿美元。
预计未来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以上,达到1亿美元,总市值将突破1亿美元。
一、市场导航 1、区域分布 2019年,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洲成为可穿戴设备数量最多、占比最高的区域,尤其是中国市场。
在小米、华为等厂商的帮助下,亚洲占据了34.2%的市场份额。
其中,小米共推出了3款智能手环,包括标准版小米手环、光感版小米手环以及与高圆圆联合推出的Amazfit手环。
小米手环年销量破万,月销量破万。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今年第三季度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预估统计报告显示,小米手环预计全球销量为1万台,市场份额为17.4%,排名全球第三。
Fitbit、苹果等明星公司所在的北美地区以29.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欧洲紧随其后,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可穿戴设备的区域分布与智能手机的分布和发展路径基本一致。
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
未来五年,这些地区将出现大幅增长,甚至超过西欧的增速。
。
根据思科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报告,可穿戴设备使用的流量增长速度远慢于设备本身。
预计2019年左右只会增长每月M至M,增幅为%。
该数据显示,从全球高速移动网络的普及度和分布来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除少数领域外,可穿戴智能设备,尤其是运动健身领域,区域分布不会有太大变化。
北美和亚洲将主导整个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2、类型分布 根据IDC数据报告,手持设备将成为数量最多、类型最多、功能最多的品类。
我们观察到,大多数企业巨头都生产智能手环、手表等设备。
从人体佩戴习惯和传感器位置来看,手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数据显示,手持设备的年出货量将从1万台猛增至1亿台,而智能服装和眼部设备同比仅增长至1万台和1万台。
从2008年Pulsar计算器手表开始,到2008年Fitbit的成立,2008年Nike Fuel Band的发布,再到2008年Apple Watch的发布,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大类、22个细分项目。
▼头戴式设备的头部是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最集中的产品领域。
我们观察到至少有8类应用,分??别是运动头盔(DAQRI、LifeBEAM、Forcite Alpine等)、运动相机(GoPro、iON、Polaroid等)、智能眼镜(Google Glass等) 、语音设备(Google等)、AR设备(微软等)、VR设备(Oculus、Sony、Samsung等)、智能耳机(Bragi等)、智能隐形眼镜(Google等) 。
▼上半身设备 上半身包含了人体大部分的生理器官,因此该领域是智能传感器最集中的应用领域。
主要包括智能运动服(Athos、Sensoria、FirstV1sion、OMsignal等)、运动文胸(Sensilk、Sensoria等)、姿势追踪传感器(LifeBEAM、Skully AR-1等)、能量摄入传感器(Proteus等) .)、服装测量(如手套等)。
▼手部设备 手部拥有数量最多的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智能手表(Apple Watch、Pebble、Sony等)、智能手套(Peregrine、Fujitsu等)、智能珠宝等。
珠宝(Ringly、Cuff 等)、健康活动追踪器(LifeBEAM、Skully AR-1 等)、智能植入物(BioNyfiken 等)。
▼足部及足部其他部位主要集中在智能运动鞋(Lechal、Kinematix、Digitsole等)、智能袜子(Digitsole、GTX Corp、Lechal等)、脚跟/脚踝设备(iShuu Tech等) 、智能护具(FitLinxx)等等)。
2、投融资数据报告剔除GoPro、Fitbit IPO等重大资本事件,我们观察到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投融资进入放缓期,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融资项目数量创五年来新高。
新低。
CB Insights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披露的该领域投融资事件近50起,较上年减少15%。
融资总额为2.76亿美元,较上年大幅下降72%,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年最耀眼的项目应该是Magic Leap,一家头戴式显示增强现实公司。
他们完成了5.42亿美元的B轮融资。
年度最大融资额来自Avegant的1万美元B轮融资,其次是Doppler Labs的1万美元融资。
从季度分析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每季度投资事件数量基本维持在9至19起,而此前12个季度均在0至7起之间,融资金额最高发生在四季度年收入 6.85 亿美元。
剔除Magic Leap B轮融资的特殊事件,1.43亿美元也是近五年来第二高的融资金额。
第一名是GoPro第四季度融资,估值为31亿美元。
今年二季度虽然发生了18起投融资事件,但总金额只有1万美元。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的投融资总额大幅下降,但数量下降幅度并不算太大。
这是因为更多资本进入早期投资阶段,种子基金和天使轮基金占比达到55%。
份额,而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29%。
从资金分布来看,中期(B轮、C轮)投资占资金比例为50%至80%,2018年达到55%。
后期(D轮和E轮),没有发生任何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种子轮融资金额达到13%,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值。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投融资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投资金额大幅下降,融资难度加大。
可穿戴设备初创企业基本处于中期阶段(B轮、C轮)。
市场竞争激烈,获得投资难度加大。
随着苹果等巨头的进入(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智能手表市场)、新兴寡头企业(Fitbit、GoPro等)的上市、细分市场的垄断(Garmin、Performance等) ,行业资本和资源日益集中。
初创企业想要突破变得越来越困难。
2、早期投资区域分布及众筹模式普及程度。
数据显示,种子轮和天使轮项目占2016年投资事件的55%,这也是近五年来的最高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创业已经开始了第二次高潮。
突破小众领域,利用众筹模式开发样品获取早期用户,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路径。
我们看到Bragi Dash通过众筹获得了数万美元的资金,Pebble也多次通过众筹筹集了大量资金。
3、投资地域集中。
加州已成为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投融资最活跃的地方。
77%的投融资发生在这里,一半以上的创业公司也在这里。
Fitbit、Jawbone、Pebble 等明星项目让加州成为了世界可穿戴设备的中心。
3、技术创新趋势 如今,巨头凭借资金、供应链、销售渠道等优势,日益垄断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行业,技术创新成为各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技术创新将直接驱动甚至颠覆现有的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
▼隐形就像摩尔定律。
科技产品的尺寸越小,性能就越强大。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所有的可穿戴设备都在尺寸和性能方面积极探索。
英特尔在芯片层面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很快我们就能够在基本意识不到这些设备存在的情况下,完成更强大的跟踪、记录、增强等功能。
创新公司AiQ、HexoSkin和OMsingnal在可穿戴面料和服装设计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未来五年将诞生大量类似的杀手级技术。
▼个性化Apple Watch联手爱马仕,惠普联手施华洛世奇,可穿戴设备与装饰品的界限不断模糊。
Cuff、Misfit甚至小米的Amazfit都在打破界限,甚至直接生产智能配件,例如智能戒指、智能项链等。
科技公司不仅希望用户将其产品视为工具,更希望用户将其视为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和身体。
这是最终的追求。
▼利用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提供能量以提高效率,这两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Tommy Hilfiger 推出了装有太阳能电池的服装,可以为我们的电子设备充电。
此外,AMPY、Everywhere Energy、Sean Hodgins也推出了体热、太阳能等方式为设备提供基础能源。
▼精准度和精密度将是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进化指标。
过去,这类设备最受诟病的就是数据不够准确,几乎所有数据都只存在参考用途。
我们发现,近两年来,专业运动领域涌现了大量能够提供精准数据、动作捕捉、视频分析的可穿戴设备。
我们相信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在消费产品中。
▼基于许可的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隐私保护。
这些设备收集人体最基本的数据,可以监控你的一举一动,知道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甚至是你的生理指标,并且权限控制或者权限控制管理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创新公司UL针对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推出了一系列权限控制机制,非常值得关注。
▼情感运动和健身可穿戴设备在收集基础数据后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也希望看到这些冰冷的电子产品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感性,就像ATLAS的探索一样。
ATLAS 可以根据多个独立收集的数据为您的训练提供个性化和情感提醒。
在这方面,MOOV也做得很好。
▼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与外部硬件的无缝连接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创新点。
我们看到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无线支付等方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的设备可以支付、开门和控制空调。
使用该设备作为控制器将是一个有趣的探索方向。
4、大公司 1、Fitbit:运动腕带领域的领导者 总部:美国旧金山 员工:人 主要产品:活动记录仪、具有无线功能的数据测量可穿戴设备(可测量步行步数、睡眠质量等)数据)2019年3月,收购了开发培训和健身应用程序的公司Fitstar。
销售渠道:美国:AT&T、BEST BUY、BROOKSTONE、DICK'S SPORTING GOODS、RADIO SHACK、REI、SPORTS AUTHORITY、TARGET ETC。
近日,Apple Store 将 Fitbit 下架。
,原因是拒绝与苹果Health Kit工具合作。
线上:amazon.com、Fitbit.com、minimaled.com 2.Basis:一款记录健身睡眠质量的设备 简介:1.2020年3月被微软收购 2.产品Basis Peak3于2019年9月发布,仅售在线的。
在亚马逊、百思买和其他网站上有售。
3. Jawbone:记录运动并生产其他消费产品 1. 消费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全球领导者,生产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 2. 2015 年收购 bodymedia 3. 主要销售产品:Jambox 无线扬声器 4. 总部位于旧金山,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5.只在线上销售6.合作伙伴:亚马逊和百思买7.Jawbone up今年4月推出4:与美国运通合作,有心率监测和记录水合水平。
4. Pebble:Kickstarter众筹史上最杰出的智能手表 1. 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连接苹果手机的智能手表 2. 成为Kickstarter历史上最有价值的项目 3. 可以提供定制表带,以及收音机、电池板、心率监测器等功能和设备。
4、Pebble的目标是与Apple Watch竞争。
5. Misfit:一款蓝牙同步的健身和睡眠测量仪。
1.发明并创造了一种出色的可穿戴计算机设备。
2. 成立于2016年,获得10,000美元B轮融资。
3. 每年拨款10,000美元。
与小米合作开拓亚洲市场 4、主要生产睡眠、健身器材,也生产运动袜、运动T恤。
6. Garmin:生产用于多种运动的可穿戴设备。
Garmin先驱者:一系列针对街头跑步和铁人三项的运动手表,大部分都内置GPS系统。
Garmin forerunner的设计目的是精确测量距离、速度、心率(可选)、时间、海拔、步幅等,这些对于该领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作为顶级GPS公司,Garmin在GPS手表市场拥有领先地位。
凭借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我们能够长期保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7、Apple Watch Apple Watch:苹果公司生产的一款智能手表。
它包含心率监测器、记录运动距离和速度的 GPS 跟踪器、跟踪身体运动的加速器以及显示卡路里消耗和健身指标的各种应用程序。
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指标,完成特定指标后将获得相应的奖牌。
此外,用户还可以在Apple Watch上下载健身应用程序来辅助锻炼。
据多家媒体报道,Apple Watch 已成为年度销量最高的智能手表,共售出 1 万台,市场份额超过 50%。
8.三星Gear系列:将智能手机作为可穿戴设备 1.具有理想主义意识 2.今年Q1售出50万只Gear智能手表,占该季度整个智能手表市场份额的71% 9.LG智能手表:第一款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手表 10.索尼智能手表:2011年1月推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11.微软手环:专注于数据采集的开放平台 1.微软于2019年10月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表 手环经历了重大变革2018年的升级,包括增加语音控制和键盘功能。
3、星巴克选择与微软乐队合作。
用户可以使用微软手环在星巴克进行购物。
12. NIKE+:通过不断完成目标,打造在线运动健身社区。
1、截至今年5月,NIKE+拥有超过10000名会员。